糖尿病腎病的治療方法是最先要注意的就是飲食。在飲食當中減少鈉鹽的攝入量是可以幫助患者減輕病情的。糖尿病腎病患者一定要控制鈉鹽的攝入量。另外,攝入鈉鹽過多的人多發生高血壓,高血壓也加重腎負擔這是不爭的事實,但是腎臟病患者攝鹽過低也不利于機體,因此,糖尿病腎病患者要自己把握好一個度。
腎病的早期癥狀
1、尿量變化
正常人每天排尿1000—2000毫升,平均1500毫升,無論是尿量變多還是變少,都可能是腎臟疾病的表現。特別是正常人夜尿很少,如果發現夜里要起來好幾回,而睡前喝的水并不多,更要警惕腎臟病變。
2、尿性狀改變
正常人的尿色是透明的淺黃色,如果喝水少或清晨第一次排尿,顏色稍深。如果尿色發紅,或者尿中泡沫多,要注意去腎內科檢查。
3、水腫
腎臟是人體代謝水的器官,腎不好,水就會蓄積。有的人早上起來發現眼皮浮腫,或者雙腳、雙腿浮腫,都要考慮腎臟的問題。
4、惡心、嘔吐等消化道癥狀
腎臟病發展到終末期,會影響胃腸道功能,導致惡心、嘔吐、食欲不振等癥狀,因此有了這些表現,除了看消化科,還要注意排除腎臟病。
5、皮膚瘙癢
終末期的腎病患者,由于體內的尿素不能經尿液排出,會通過皮膚排泄,由此刺激皮膚;另外,身體內積累的毒素會導致周圍神經病變,也會引起皮膚瘙癢。
腎病的并發癥
酸性體質的形成主要來源于食物,食物成分中的97%是碳﹑氮﹑氫﹑氧,其代謝產物大都是酸性的,包括鹽酸﹑磷酸﹑乳酸﹑脂肪酸及膽固醇等,而這些酸由于機體排酸的低效率,不能夠使機體保持代謝平衡,酸性廢棄物的堆積而導致酸性體質。酸性體質又可誘發痛風及糖尿病﹑肥胖﹑高血脂﹑高血壓等并發癥。
而痛風及糖尿病等又對腎臟傷害很嚴重,尿酸鹽類物質等酸性廢棄物在每天通過腎臟大量的排出使腎臟及尿道負擔增大,使酸性物質在腎臟一點一點的堆積,最終形成腎結石或尿結石,導致腎功能低下及衰竭。(DN )是糖尿病的常見慢性并發癥,也是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塬因之一。早期DN 有30-80% 患者發展為臨床期DN ,此時伴有腎小球濾過率進行性下降,最終進入終末期此病,腎小球為1 型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塬因,對2 型糖尿病患者其嚴重性僅次于冠狀動脈和腦血管動脈粥樣硬化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