痔瘡是一種常見的肛腸疾病。那么你知道日常生活中,對于痔瘡術后有哪些護理原則呢?
痔是直腸下端、肛管和肛門緣的靜脈叢瘀血、擴大和曲張所形成的靜脈團,可分為內痔、外痔、混合痔。同一部位的齒狀線上下均發生,臨床兼有內痔和外痔的癥狀者為混合痔。其主要病因是飲食不節、過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或久坐久立、長期便秘、妊娠分娩、腹部腫瘤、久瀉久痢等導致濕熱下注、氣虛下陷而致經絡阻滯、瘀血濁氣下注肛門而形成。我科采用外剝內扎術治療,并配以分期辨證施護,取得了滿意的療效,現就其分期辨證施護報告如下。
指導患者正確飲食
術后1~4天進食清淡易消化的半流質飲食,如藕粉、稀飯、粥等。4天后開始進軟食,忌食辛辣、肥厚、油膩、香燥之品及牛奶、豆類產氣多的食物,以免加重濕熱。對于因懼怕解便而不敢進食者,應耐心解釋飲食對身體康復的重要性。
觀察小便通暢情況
若小便不暢,行膀胱區熱敷或聽流水聲誘導排尿,新斯的明雙足三里穴位注射。無效時給予導尿。
向患者講解排便的重要性
指導術后正確的排便姿勢,切忌臨廁努掙,久坐、久蹲,以免氣血阻滯,肛緣水腫,根據病情給予潤腸通便等。
指導患者正確坐浴
每次大便后用清熱利濕、活血通絡之坐浴液。
保持肛門衛生 局部用黃藥膏換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