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痔早期癥狀
對一般人而言,內痔早期主要的也是唯一的癥狀就是無痛性便血,內痔癥狀特點是間斷性便血,色鮮紅,或附于大便表面,或手紙染血,也可呈點滴狀或噴射狀出血,若長期便血可引起貧血;內痔進一步發展,排便時會有痔核脫出,輕者便后自行還納回肛門,重者需用手上推還納。當內痔脫出沒有及時還納時,會出現嵌頓水腫、血栓形成、潰瘍或感染,將有劇烈疼痛。外痔早期一般無任何癥狀,偶有肛門墜脹不適,但當出現血栓、水腫時則會疼痛。此外,肛門異物感、污染內褲、局部瘙癢也是各種痔瘡比較常見的癥狀。
痔瘡的另一個主要癥狀是內痔脫出。
內痔癥狀脫出于肛門外的內痔,受到括約肌的夾持,靜脈回流受阻,而動脈血仍不斷輸入使痔核體積增大,直至動脈血管被壓閉,血栓形成,出現痔核變硬、疼痛,難以送回肛門內。傳統的看法稱“絞窄性內痔”。但臨床所見外痔,形成血栓的更多見,故多伴有疼痛,當痔核脫出不能送回時,亦稱為“嵌頓痔”。
痔瘡可引起疼痛
內痔癥狀醫學所指痔瘡包括內痔、外痔、混合痔,是肛門直腸底部及肛門粘膜的靜脈叢發生曲張而形成的一個或多個柔軟的靜脈團的一種慢性疾病。內痔是長在肛門管起始處的痔。
如果膨脹的靜脈位于更下方,幾乎是在肛管口上,這種曲張的靜脈就叫外痔。外痔有時會脫出或突現于肛管口外,但這種情形常常在排便時才會發生,排便后它又會縮回原來的位置。
無論內痔還是外痔,都可能發生血栓。在發生血栓時,痔中的血液凝結成塊,從而引起疼痛。
痔瘡保健原則
及時治療腹瀉、便秘、痢疾等疾病。
內痔術后,飲食要清淡,必要時給予半流或全流飲食。
術后若痔核脫出,應及時托回肛內,以防水腫嵌頓。
術后痔核脫落期,盡量減少活動,多臥床休息。
術后每次排便后,用淡鹽水或1:5000高錳酸鉀液坐浴,而后換藥。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定時定量進食,忌食辛辣、醇酒厚味。
起居有常,工作勞逸結合。從事久站久立工作者,應適時變換體位。
注意肛門衛生,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經常保持大便通暢。
注意觀察病人術后反應,若有發熱、疼痛、小便困難及便后出血,應及時查明原因,妥善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