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久坐不動和長期站立的人比較容易患痔瘡,尤其是在我國南方地區,痔瘡更是一種比較常見的一種疾病,目前治療痔瘡的方式主要是通過手術的方式來治療,切勿病急亂投醫,相信什么祖傳秘方患者是偏方,耽誤病情的治療,還白白花費大量的時間和金錢。
痔瘡手術后的護理措施是怎樣的?在痔瘡的治療,并不是做完手術就沒什么了,就完全好了,其實并不是這樣,痔瘡術后的護理也是很重要,如果術后護理不好,痔瘡還是再復發的,那么痔瘡手術后應該怎么采取護理措施呢,對次,請看看專家的詳細介紹。
在痔瘡手術后,首先要保持大便通暢:痔瘡手術后一般要在24小時以后方可第一次排便。在禁止排便的這段時間里,應多飲水和食用有潤腸作用的飲料如蜂蜜、果汁和青菜汁等,這樣可以促進排尿和避免大便秘結。由于手術損傷肛管皮膚,引起括約肌痙攣,所以第一次排便前應口服麻仁潤腸丸、地榆槐角丸、果導片等潤腸藥物。若大便秘結嚴重,可用石蠟油灌腸,便前溫水坐浴使肛門括約肌松弛,可使排便所引起的肛門疼痛有所減輕。一般講第一次排便常伴有少量鮮血,系糞便摩擦創面所致,屬正常現象,不必驚慌。以后應養成每日晨起排便的習慣,便后坐浴換藥。為防止大便干燥,應多吃含纖維素高的飲食和高脂肪油類,不應每日依靠瀉藥排便,如有便秘,可于臨睡前口服麻仁潤腸丸、地榆槐角丸、牛黃解毒丸或果導片,待大便變軟后應立刻停藥。
其次就是便后坐浴:坐浴是清潔肛門,促進創面愈合和消炎的簡便有效的方法。每次便后都必須坐浴,坐浴時先用熱氣熏,待水溫適中時,再將肛門會陰部放入盆內洗滌坐浴,每次20分鐘左右。坐浴可用溫熱鹽水、中藥祛毒湯或1:5000高錳酸鉀液等。
最后就是術后活動:一般講手術創面較大,而傷口尚未完全愈合期間,應盡量少走路,這樣可避免傷口邊緣因用力摩擦而形成水腫,延長創面愈合時間。創面愈合后3個月左右不要長時間騎自行車,以防愈合的創面因摩擦過多而引起出血。
需要提醒患者的是,在痔瘡的康復期間,一定要注意自己的飲食,很多的患者在康復期間認為做完手術就萬事大吉了,大吃大喝起來,最后發現病情長期得不到好轉,因此術后的飲食對病情的康復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