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科技的發展和進步,白血病已不是不治之癥,所以患上白血病的患者及家屬不要過于悲觀沮喪,采取早期積極治療,注重生活護理是幫助白血病患者康復的最好方式,遠離高危因素,健康規律生活是預防白血病的最佳選擇。
治療方式多面化 長期生存不是夢想
具體來講,白血病分為急性白血病及慢性白血病,而急性白血病又可分為及根據病情急緩和白血病細胞成熟程度可分為急性與慢性白血癥。急性白血病起病急,病程短。慢性白血病病程緩慢。小兒時期以急性淋巴細胞白血病為主,約占小兒白血病的75%以上;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約占20-25%;慢性只占3-5%左右。
對于新聞中常常出現的“骨髓移植”、“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媒體關注的焦點,藺建芬主任介紹:實際上,國內目前關于骨髓移植和造血干細胞移植做的并不多,一家大型三甲醫院的手術量在50——100臺每年左右,相對于患者基數,還是比較少的。而且,做移植,一方面配型困難、骨髓庫有限,而且價格昂貴,另一方面則是醫療資源有限,醫院更愿意搶救治療難度較小、生存希望較大的患者,并非每個人都能做,總的來說,成功率在60%。
除了“移植”,臨床上患者使用的更多的則是化療、維甲酸、砷劑等常規治療手段。如目前治療效果最好的急性髓系M3型白血病,最高可達到80%到 90%,而家庭條件較差的患者,也可以采用維甲酸、砷劑、化療交替進行的方式進行治療,既保證療效,同時降低治療費用,降低家庭負擔。
費用高成難題 不少患者無奈放棄治療
藺建芬主任也表示:目前人們白血病患者較少,一方面是由于對白血病的認知問題,另一方面則是白血病的治療費用一直居高不下,可供患者選擇的藥物很少。讓很多家庭望而生畏。某些患者做完一期化療后,效果非常之好,但是由于經濟條件所限,無奈退出療程。
目前,對于骨髓移植和造血干細胞移植,在不發生其他嚴重并發癥的情況下,一次費用大約在20—30萬之間,而想要完全達到正常人的生活水平,花費可能達到40—50萬。而對于急性髓系M3型白血病等較易治愈的種類,可以采取治療代價相對較低的“混合療法”,三年總的治療費用在十萬元左右,也照樣可達到長期存活,提高生活質量的目的。
如果患者的白血病為慢淋性白血病,生存率將會更高,在沒有發病時,甚至可以不用就醫,只有在出現明顯癥狀,如肝脾大、血象較低等情況時,才需要治療,而且治療效果很好,可以正常學習工作,與正常人無異。
藺主任主任強調:白血病的治療效果實際上非常好,遠遠好于癌癥等其他惡性腫瘤。在經濟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一定要分清類別,辯證求醫,萬不可放棄生存希望。
藺主任告訴我們:導致城市白血病患兒增多的罪魁禍首不排除家庭裝修造成的污染。因為裝修中常用的黏合劑、涂料、地板磚、夾板等材料會釋放出甲醛、鉛、苯等有毒物質,對人體的血液系統造成損害,抵抗力較弱的人就容易引發白血病。有關部門曾對裝修的住宅進行過測定,結果污染濃度高于室外10~15 倍,裝修熱所造成的環境污染可能是導致城市白血病患兒增多的原因之一。
因此藺主任建議,裝修住宅最好選用符合環保要求對人體無害的材料,入住前最好開窗通風一周以上,請室內環境監測部門進行監測,合格后再入住,一旦出現不明原因的出血、低燒、關節痛、頭暈等癥狀就要到醫院進行檢查。
其次,注意飲食衛生。因為含有化肥、農藥的蔬菜水果等食物,食用后經消化吸收進入血液,容易破壞骨髓的正常造血功能,從而發病。所以,蔬菜、水果食用前要清洗干凈,把化肥農藥的殘留量降至最低限度。
第三,不要濫用藥物。使用氯霉素、細胞毒類抗癌藥、免疫抑制劑等藥物時要小心謹慎,必須有醫生指導,切勿長期使用或濫用。此外,盡量少用或不用染發劑。美國研究人員發現使用染發劑(尤其是大量使用)的女性,患白血病的危險是普通人的3.8倍。經常接觸染發劑的理發師、美容師、整容師也有潛在危害。第四,避免輻射。一項最新研究發現,開燈睡覺的兒童或者自然睡眠模式受人造光線干擾的人,患癌癥的可能性比平常人要大。最近,研究人員在倫敦舉行的兒童白血病大會上提出,兒童白血病發病率增多與夜晚暴露在燈光下有關系。因此,一上床睡覺,人們就應該把燈關掉,直到第二天早晨醒來。還應注意遠離高壓線、變電站及正在使用的微波爐等。
最后一條,就是多運動,中醫講“正氣存內,邪不可干”,意思是說人體正氣(即免疫力)充足了,病邪就不容易侵犯人體。而增強正氣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多運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