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患了輕微強迫癥還是嚴重的強迫癥都可以通過心理調整和行為訓練來進行治療,常見的藥物有氯米帕、氟西汀、帕羅西汀、氟伏沙明等。如果強迫癥比較嚴重的話,還是建議盡快接受治療,最好是去正規的醫院,這樣才能達到理想的效果。一般情況下,醫生會對求助者的強迫和焦慮無策,心理咨詢師一不小心也會被求助者帶進焦慮中,從而使調整失敗。找一個更有經驗、心理定力更強的資深心理咨詢師是治療好強迫癥的關鍵。
強迫癥的護理措施一直是所有患者最為關心的問題,強迫癥的出現不僅干擾了患者的正常休息和生活,還給患者及腹中胎兒的健康造成了一定的威脅,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強迫癥患者如何護理。
首先,與病人建立有效的溝通。
了解病人的內心體驗、感受,了解病人的情緒反應類型,有助于及時、準確地掌握病人的情緒變化,并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預防問題的發生。同時,要注意溝通技巧,講究語言的使用。避免使用中傷性的語言和使用粗暴的行為去制止病人的強迫動作和行為。比如強迫將病人保護起來而不做任何的解釋,或斥責病人。要防止傷害病人的自尊心,考慮病人的心理承受能力。
其次,做好病人的心理護理。
以支持心理治療為主要內容,堅定病人的治療信心。在病人的病情有所改善時,及時予以肯定,鼓勵病人,讓病人看到希望和光明,對病的康復抱樂觀的態度而不是絕望。
最后,按“防自殺護理常規”護理。
對有強烈自殺企圖和行為的病人進行保護性約束時。要向病人講清保護的目的。否則,病人會誤解為保護是對他的懲罰而加重與醫護的對立情緒而出現極端的行為反應。
溫馨提示: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如果關注于自己喜歡做的事情上去,這樣自然就沒有精力再關注于自己的癥狀,強迫癥也就慢慢地好了。
【參考文獻:《戰勝強迫癥治療師指南》《走出強迫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