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治療
1.對因處理
消除致病因素、控制感染、驅除寄生蟲、避免過敏性食物和藥物等,這是防止復發和治愈本病的根本措施。可行驅蟲治療。
2.一般療法
抗組胺類藥物
可選用鹽酸異丙嗪(非那根)、氯苯那敏(撲爾敏)、苯噻啶、去氯羥嗪(克敏嗪)或特非那定片等。亦可用10%葡萄糖酸鈣靜脈注射,但其療效不定。撲爾敏:8mg,3次/d,口服;息斯敏:10mg,2次/d,口服。
蘆丁和維生素C
作為輔助劑應用,一般劑量宜大,維生素C以靜脈注射為好。
止血藥
卡巴克洛(安特諾新,安絡血)10mg,2~3次/d,肌注,或用40~60mg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靜滴。酚磺乙胺(止血敏)0.25~0.5g,肌注,2~3次/d或靜注。如有腎臟病變者抗纖溶藥應慎用。
3.腎上腺皮質激素
抑制抗原-抗體反應,具有抗過敏及改善血管通透性作用。對關節型、腹型和皮膚型療效較好,但激素對腎臟病損無效,也有人認為不能縮短病程,一般用潑尼松(強的松)30mg/d,分次口服,如1周皮疹不退,可加至40~60mg/d,癥狀控制后逐漸減量直至停用,也可以用氫化可的松100~200mg/d,病情好轉后改用口服。
4.免疫抑制劑
過敏性紫癜并發腎炎,對激素療法不佳或病情遷延者可加用免疫抑制劑,一般常和激素合用,可選用環磷酰胺、硫唑嘌呤等,但應注意并發感染。
5.抗凝治療
對急進性腎炎、腎病綜合征病例,除用皮質激素、環磷酰胺(CTX)外,還可用抗凝治療,如肝素10~20U/(kg/h)×4周,使APTT維持至正常值的1.5~2.0倍。
6.有腎功能損害病人改善腎臟微循環
654-2(20~30mg/d)+川芎嗪(300mg/d)或丹參注射液,靜脈滴注,10d為一療程,每月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