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梗塞病理圖腦梗塞恢復期護理的目的是幫助病人在體力、智力和社會活動能力方面達到最大限度地恢復。由于神經系統受到損害,而使其在認知、交流、運動、感覺等方面的功能受到很大的影響,從而出現失認、失用、失語、癱瘓、吞咽困難、感覺缺失等多方面的問題。這就需要護理人員隨著病人病情的恢復,有目的、有計劃、循序漸進地進行護理。
一、心理護理
腦梗塞多發生于中老年人,起病多突然,病人在短時間內從正常人變成一個殘廢人,不能繼續從事社會工作和喜愛的活動,日常生活還需要別人的照顧,而老年患者的情緒特點是傷感、孤僻、抑郁、煩躁、易激動、主觀急躁和以自我為中心,尤其伴有失語的患者表現更為突出。對他人要求更為嚴格,當想到自己將要成為別人的累贅時,常出現情緒異常、悲觀失望。因此,護理人員要以高度的責任心,曉之以理,動之以情,不急躁、不厭煩精心照料。
二、口角歪斜的護理
臨床上常見病側眼瞼閉合不全、口角下垂、不能皺額、閉眼、鼓腮、吹哨。病人常常產生消極情緒,失去治療信心。
三、訓練病人早期活動
早期活動可減少肺部感染和下肢靜脈血栓的發生,腦梗塞的患者病情穩定一周后可逐漸增加活動進行功能鍛煉,護理人員通過按摩及被動主動運動可以活躍指頭的血液循環,刺激神經機能從而防止或減輕肌肉骨骼皮膚的廢用性萎縮,并牽伸痙攣肌肉,保持關節韌帶及關節的正常伸展度,防止關節畸形、攣縮。鍛煉過程要循序漸進,避免過度勞累。
四、日常生活動作鍛煉
通過鍛煉逐步擺脫家庭及護理人員的照顧而獨立生活,對嚴重癱瘓并有完全失語者雖神志清楚,但智能記憶、理解力都減退,要鍛煉其以口進食,按時大小便,自己翻身,以便生活有所自理,預防并發癥的發生。
五、對語言障礙病人進行語言訓練
語言障礙的病人情緒多焦躁、痛苦。護理人員要多接觸病人,了解病人痛苦,讓病人保持心情舒暢,消除緊張心理。護理人員應盡快幫助病人恢復表達和理解能力,以便恢復起碼的社會交往,使病人建立信心。加強口語及書面語音訓練。在與語言障礙病人說話時,時間要充裕,千萬不要催促病人,說話應面對面,慢而清晰,給病人反應的時間,預留病人的需要,減少因語言障礙引起的無助感,用各種方法鼓勵病人。
六、保持情緒穩定
腦梗塞的病人大多數都與情緒變化有關,護理人員應針對病人的特點對起進行宣傳教育,使病人情緒上不過于緊張,思想上又高度重視,引導病人將喜、怒、哀、樂等情感變化保持在正常范圍內,經常保持樂觀的情緒,熱愛生活,投身生活,提高對環境和社會活動的適應能力,善于控制不愉快的情緒,胸襟開闊,虛懷若谷,樂于與人交往,善于和他人建立良好的關系,只有這樣的好生活環境,才能使腦梗塞患者早日恢復正常的生活,有利于病人身心健康,否則將有復發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