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瘤多數發生在管徑較大的腦動脈分叉處,這里常是血管壁最薄弱的地方,往往血管壁的中層和外層較強的肌肉纖維缺損,只有一層內膜,同時這里又是受到血液沖擊最大的地方,在長期血流的壓力和沖擊力的作用下,內膜即可通過此缺損向外向突出,形成動脈瘤。許多后天的因素,動脈粥樣硬化及高血壓,可破壞血管壁內彈力層和中層,加上高血壓的作用,即可使動脈壁薄弱的部分外突形成動脈瘤。
術后處理
1、除注意全身情況外,每日應檢查患肢循環情況,詳細紀錄,至患肢循環保持良好時為止。
2、如有循環不良現象,按下述方法處理:
①將肢體放在心臟平面以下15cm,如有浮腫,可每日短時間抬高患肢約30度數次。
②消除一切可能引起血管痙攣的因素,如疼痛、精神緊張、吸煙、受涼等。
③動脈瘤,尤其是腹主動脈瘤,術后出現肢體缺血,常見原因為下肢動脈血栓栓塞,應盡早行Fogarty導管取栓及溶栓治療。
3、出院前應復查肢體循環情況,注意有無缺血癥狀。
護理
1、同一般外科護理常規。
2、注意患肢血液循環。
3、床旁備有止血帶,隨時注意繼發性出血的可能。
4、定時測皮溫和脈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