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幾百年古人就有對失眠的研究和記載,而在發展迅速的當下,壓力越來越大也成為了誘發失眠的重要因素,判斷和確認自己是否為失眠癥患者,及早的采取應對措施是最佳方法。而在睡眠不佳和失眠癥之間是否有一個數字值給予判定,通過何種方法可以判斷是否患上失眠癥,下面就一起來關注失眠癥患者的具體癥狀有哪些。
根據人體的生存規律,不到17%的人生存到100歲開外,而100歲的生命中,超過30年是在睡眠中度過,而剩下的60年才能用以應對其他事情。只是,這30年的睡眠如果質量不佳,會直接影響到其他60年的辦事效率,故而失眠癥的影響不容小覷。
失眠癥的判斷可以從如下幾種癥狀中獲得幫助,如下6種情況,如果出現其中一項或者以上就可以判斷為可能是失眠癥。而以上癥狀中,如果每周有3次發生,并且持續時間超過30天,即可確診為失眠癥。
睡眠不足的癥狀大致有如上幾種,一旦被失眠癥狀困擾后就會出現社會功能的損害,諸如患者會出現白天頭昏眼花的情況,而且表現的十分乏力,注意力也無法集中、白天瞌睡的狀態,這些狀態直接威脅到健康和正常的生活秩序,必須才采取措施。
有患者有這樣的疑問:如果每天晚上都做夢是不是也屬于失眠癥的范疇內?
專家解釋道:人體的睡眠是有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睡眠期也分為漫波和快波,而進入睡眠的狀態則需要從慢波進入到快波中。前者的的時間消耗在95minutes左右,而后者所消耗的時間僅需要11-31minutes,這個過程實際上就被稱作是一個完整的周期,而這樣的周期必須進行交替,交替次數在4次到5次之間。
慢波的睡眠期實際上是為了患者消除勞累存在的,而慢波睡眠期內患者可以獲得十分高質量的深睡眠狀態,而快波睡眠期則恰恰相反,這就直接關系到人體做夢這一形態。每個人早上醒來的時機不同,其所占的比率在分別是50%和50%之間,具有不確定性。
如果在慢波睡眠期中醒來,那么,對于自己做夢的事情不會有任何的記憶。但是,如果是在快波睡眠期的階段內醒來,就會對自己的做夢事宜記得十分清晰,這樣50%的概率事件不能成為論斷失眠癥與否的關鍵。判斷的關鍵在于,人體在第2天醒來的時候是否有全身無力和沒有睡飽的情況,疲勞感仍舊十分強,這時候可以判斷為存在失眠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