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結核癥狀有哪些呢?
專家指出
腸結核是臨床上較為常見的肺外結核病,是因結核桿菌侵犯腸道而引起的慢性感染。絕大多數繼發于腸外結核,特別是開放性肺結核。發病年齡多為青壯年,女略多于男。
腸結核的癥狀具體如下
1、腹部腫塊腹部腫塊常位于右下腹,一般比較固定,中等質地,伴有輕度或中度壓痛。
腹部腫塊主要見于增生型腸結核,也可見于潰瘍型腸結核合并局限性腹膜炎,病變腸段和周圍組織粘連,或同時存在腸系膜淋巴結結核。
2、全身癥狀及腸外結核表現結核毒血癥引起的全身癥狀多見于潰瘍型腸結核,表現為不同熱型的長期發熱,伴盜汗。
可出現不同程度的倦怠、貧血、消瘦,隨病程進展而出現維生素缺乏等營養不良醫.學教育網搜集整理的表現。可同時存在腸外結核特別是活動性肺結核的表現。
增生型腸結核病程較長,全身情況一般較好,無發熱或有時低熱,多不伴腸外結核表現。
3、腹痛多位于右下腹,反映腸結核好發于回盲部。
經常有上腹或臍周疼痛,系回盲部病變導致的牽涉痛,但體檢仍可發現壓痛點位于右下腹。
疼痛多為鈍痛或隱痛。有時進餐可誘發伴便意,排便后即有不同程度緩解,這是因為進餐引起的胃回腸反射或胃結腸反射促發病變腸段痙攣或蠕動加強。并發腸梗阻時有腹部絞痛,常位于右下腹或臍周,伴有腹脹、腸鳴音亢進、腸型與蠕動波。
4、腹瀉與便秘腹瀉是潰瘍型腸結核的主要臨床表現之一。
排便次數因為病變嚴重程度和范圍不同而異,一般每日2~4次,重者每日達10余次。不伴有里急后重。糞便呈糊樣,一般不含黏液或膿血,重者含少量黏液、膿液,但便血少見。有時會出現腹瀉與便秘交替,與病變引起的胃腸功能紊亂有關。增生型腸結核多以便秘為主要表現。
5、并發癥以腸梗阻多見,慢性穿孔可有瘺管形成,腸出血較少見,偶有急性腸穿孔。
可因合并結核性腹膜炎而出現相應表現。
專家提示
腸結核的預防應著重在腸外結核的早期診斷與積極治療。教育肺結核或喉結核患者不要吞咽唾液,并保持大便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