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腎衰早期,除了血肌酐和尿素氮升高之外,往往無臨床表現,而僅表現為基礎疾病的癥狀,如疲乏、惡心、嘔吐、皮膚瘙癢、貧血、高血壓、高鉀等,到了病情發展到殘余腎單位不能調節適應機體最低要求時,腎衰癥狀才會逐漸表現出來。甚至毫無表現,只有在抽血檢查時才發現血肌酐和尿素氮已經很高,已經失去了治療的最佳時機,有的甚至已經進入尿毒期,只能依靠透析或腎移植治療。但透析或腎移植治所需的高昂費用并不是一般收入家庭所能受承的。就在 2004年5月,來自廣東佛山的小李,男性,年僅24歲,剛剛大學畢業,平時身體很好,很少生病,突然出現惡心想吐,不想吃東西,到醫院一檢查,血肌酐已經升高到了2400 umol/L,必須采取透析治療,但患者畢業至今未能找到工作,其母已去世,父親失業在家,一家3口靠他姐姐每月1200元的收入維持生計,根本無力支付透析所需費用。無奈之下只有采取保守治療,經多方努力,血肌酐降到了1500 umol/L,患者再也無力支付住院費用了,只剩下回家一條路了。這樣的例子舉不勝舉,令人痛心不已。另外,腎移植之后的存活時間至今還沒有超過20年者。試問有多少人能夠承受再次腎移植?恐怕不多。因此,我在這里要奉勸大家,不論你身體強與弱,一年一次體檢非常有必要,體檢時千萬不要把腎功能的相關指標給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