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患者在手術治療疾病后就以為萬事大吉了,其實手術后的護理和防止病情反復都是人們需要關注的,良好的護理可以幫助身體快速康復,可以使身體恢復的更好,結腸癌是發生于結腸部位的常見的消化道惡性腫瘤,占胃腸道腫瘤的第3位。好發部位為直腸及直腸與乙狀結腸交界處,占65%發病多在40歲以后,男女之比為2~3:1。
我國的發病率與死亡率低于胃癌,食管癌、肺癌等常見惡性腫瘤。各地資料顯示,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飲食結構的改變,其發病率呈逐年上各趨勢。以下是結腸癌的術后保健。
有的結腸癌患者,稍有輕微腹痛就放棄運動,怕影響傷口愈合。結腸癌患者活動時感覺有痛感是正常的,隨著運動持續,疼痛會逐漸消失。因此,手術后應根據自身情況及早下床活動。一般出院三周的患者,可以進行散步、仰臥起坐等運動。適當運動還可加快血液循環,提高免疫力,促使身體的毒素盡快排出。相反,不運動很容易導致腸道粘連或腸梗阻等病癥,不利于康復。
另外,手術后患者要多曬太陽,以促進體內維生素的合成。化療藥物易使結腸癌患者維生素攝入不足,雖然從飲食中可以攝入部分維生素和微量元素,但如果不常曬太陽,身體攝入的維生素不能合成,易出現出血等并發癥,甚至會破壞身體的凝血系統。
溫馨提示:結腸癌患者不宜過度勞累。如果過度勞累,人體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會下降,容易使結腸炎發作或加重。
【參考文獻:《結直腸癌》《實用結直腸癌外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