腎臟功能部分或全部喪失的病理狀態。按其發作之急緩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腎功能衰竭系因多種疾病致使兩腎在短時間內喪失排泄功能,簡稱急性腎衰。
1、早期癥狀:早期一般沒有明顯的特殊癥狀和體征,只有專業的儀器檢查才可以發現,比如尿常規、血常規、腎臟B超、腎小球濾過率等。晚期可以有水腫、貧血、食欲減退、惡心、嘔吐、高血壓、少尿、夜尿多、面色萎黃、乏力、皮膚瘙癢等等癥狀。
2、腎功能衰竭期癥狀:腎功能不全患者易感覺疲勞和乏力,注意力不能集中等癥狀加劇,貧血明顯,夜尿增多,血肌酐、尿素氮上升明顯,并常伴有酸中毒。此期又稱氮質血癥期。腎臟功能已損害相當嚴重,75%-95%,不能維持身體的內環境穩定。
3、急性腎衰竭:臨床表現為少尿型急性腎小管壞死。分3期:
①少尿期,尿量減少致使發生高鉀血癥、水中毒(浮腫嚴重、血壓升高、肺水腫或腦水腫)、代謝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癥癥狀。高鉀血癥及水中毒為主要死因。
②多尿期,腎小管上皮細胞再生修復后尿量漸增多,使血鉀、血鈉下降,持續多尿患者可死于脫水及電解質紊亂。
③恢復期,多尿期后尿量減至正常,血Bun、肌酐(Scr)及電解質均恢復正常水平,但腎小管功能及結構恢復正常尚需3~6個月。未能恢復者轉為慢性腎功能衰竭。非少尿型雖尿量不少,但血Bun,Scr逐日升高并出現中毒癥狀,因腎損傷輕,故預后良好。
4、慢性腎功能衰竭:臨床表現是由多種毒素及代謝產物潴留引起的,涉及全身各系統,早期表現為無力、精神欠佳,以后出現食欲差、惡心、嘔吐等消化系統癥狀。病情進一步發展出現貧血、心悸、皮膚瘙癢、肢體感覺異常、麻木。晚期侵及心血管系統出現高血壓、心包炎、心肌病、心律紊亂及心力衰竭;侵及血液系統出現嚴重貧血,血紅蛋白可低達3g/dL,有出血傾向(鼻衂、牙齦出血、皮膚瘀斑等);侵及呼吸系統出現間質性肺炎,X片示肺門兩側有蝴蝶狀陰影,兩肺底有濕性啰音,患者有胸疼和胸腔積液表現;侵及中樞神經系統表現為表情淡漠、注意力不能集中,重者有癲癇發作及昏迷,還可有下肢周圍神經病變之表現。由于鈣、磷代謝紊亂,維生素D代謝障礙和繼發甲狀旁腺功能亢進導致腎性骨病,表現為骨疼、行走困難,易發生骨折。性腺功能障礙,女性表現為月經不規則,甚至停經,男性表現為性欲減退。免疫功能低下可頻發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