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首先搶救生命,防止窒息
口腔重癥患者有時有昏迷、嘔吐癥狀,口內出血或唾液、嘔吐物潴留,易發生吸入性窒息。搶救過程中應注意患者頭偏一側,及時清理口鼻分泌物、血凝塊、嘔吐物及碎骨片、牙齒等其他異物。以免堆積咽部造成窒息。若有上頜骨骨折上頜骨下垂或下頜骨體部及雙側骨折導致舌后墜,形成阻塞性窒息。暫時不能骨折復位時,可以將舌體縫合2針,牽出口外,固定于牙齒或其他部位。爭取時間行骨折復位術,或做氣管切開術以緩解窒息。
2、防止出血,預防休克
口腔頜面部血運豐富,損傷后急易出血,對于能發現的活動性出血,應用血管鉗鉗夾止血,壓迫止血,及時包扎止血。若不是明顯的血管破裂出血,病人局部腫脹明顯,軟組織腫脹進行性加重,應考慮有內出血或肌肉滲血的可能,應用止血藥物的同時用冰塊局部冷敷,防止腫脹壓迫呼吸道影響呼吸。止血的同時建立靜脈輸血、輸液通道,補足血容量,防止創傷性及失血性休克的發生。監測脈搏、血壓、尿量。觀察頸部、口底有無血腫,若傷口持續小量出血且伴局部疼痛、呼吸困難,或腫脹進行性增大,常是繼發出血的征兆。應引起重視。
3、伴發腦脊液鼻漏的處理
lefortⅢ型骨折或鼻-眶-篩區骨折往往伴發廬底骨折,造成腦脊液鼻漏,耳漏。處理不當易造成逆行性感染,形成腦炎,危及生命。發現鼻腔或外耳道有清亮液體流出,千萬不要用東西去堵,填塞鼻腔或外耳道。應采取平臥位,頭同上身成15度角,絕對臥床。不能用力擤鼻子,不要用東西進入鼻腔去擦拭,大便要通暢,不能用力。同時應用大劑量抗生素,特別是青霉素類易通過血腦屏障者優選。適當應用甘露醇等藥物。出現明顯顱腦癥狀時,需請神經外科會診,協助處理。
4、保持呼吸道通暢,做好氣管切開護理
由于口腔頜面部重癥損傷多有口、鼻等呼吸道的嚴重損傷,又有術中術后軟組織的進行性腫脹,術前或術中做氣管切開為明智之舉。既不會在術中引起分泌物窒息,也不會在術后很長時間拔不了氣管插管而引起進一步的并發癥。術后氣管切開護理很重要,病人取半臥位,頸下略墊高。由于患者氣管切開后空氣不能經過口鼻呼吸道的濕化、過濾作用。我們應用0.9%氯化鈉10ml加入α-糜蛋白酶4000u、地塞米松5mg、慶大霉素8萬u做霧化吸入或氣管內滴入。霧化吸入每2h吸入10min,氣管內滴入每30min滴入3~5滴,空氣特別干燥時可適當加量。吸痰時吸引負壓不宜過大,動作輕柔,不宜在同一部位吸引時間過長,應邊退邊吸引,以免損傷氣管氣管黏膜。每次吸痰時間不可超過15s,以免引起氣管痙攣。發現呼吸不暢,及時查找原因,并通知醫生。
5、保留胃管,注意預防應激性潰瘍
口腔重癥患者口內口外軟硬組織嚴重損傷,特別是口內有大量創面,為預防創口感染,暫時不能自口腔內進食,有時由于創傷的包扎或頜間結扎患者無法自口腔進食,為了保證患者的營養,需插入胃管,鼻飼飲食。自胃管內打入營養物質,象能全力、小米粥、菜湯及各種口服藥物。注意每次喂飯前回抽是否有咖啡色液體,及時通知醫生,做進一步處理。
6、口腔護理,防止感染
由于口腔重癥損傷患者口內外都有傷口,大多同時伴隨頜骨骨折、口內外創口貫通。加之行頜間結扎或顱頜固定、繃帶包扎及開口受限等情況,口腔的清潔護理比較困難,即使清潔棉球能夠進入口腔,也不能到達所有部位,特別是一些口內黏膜糜爛患者,擦拭力量大小也不容易控制。我們應用3%雙氧水及生理鹽水交替沖洗口腔,吸引器及時吸走液體及口腔內假膜、壞死脫落上皮組織,每日2次。對于長期應用廣譜抗生素患者,每隔5~7天應用少量3%碳酸氫鈉水溶液沖洗口腔,預防霉菌感染。通過口腔沖洗不僅達到口腔創面的清潔消毒,而且可以去處由于口呼吸造成的口內大量痰痂,達到口腔、消毒兩個目的。
7、處理面部結痂,防止痂下感染
面部損傷的同時大多伴有面部皮膚的擦傷,由于血液和血清的滲出,形成大面積比較厚的結痂,若有創面欠清潔和長時間不去處結痂,會引起痂下感染積膿,清者導致病程延續,重者并發顱內感染,且感染后大多回遺留明顯的疤痕,造成終生缺憾。若在早期強行去處結痂,不僅造成患者巨大痛苦,而且會使創面滲血,結痂進一步加厚。后期更加難以處理。我們根據情況應用氧化鋅乳膏或紅霉素眼膏外敷,軟化結痂,收斂毛細血管,促使滲出盡快停止結痂早日脫落。
8、做好心理護理,增強患者信心
創傷患者多屬青壯年,重癥頜面外傷患者術后面部都會遺留或多或少畸形。有的面部畸形特別明顯,影響其以后的生活、社交,心理負擔較重。我們根據患者的性別、年齡、性格、受傷原因和家庭背景多個角度進行分析,進行不同的心理護理。鼓勵其面對現實,戰勝自我,戰勝挫折的信心與勇氣。同其講解以往類似病人成功的典型事例。同時做好患者家屬的思想工作,共同為患者營造一個溫暖的充滿愛心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