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多為血行播散感染引起,應積極預防、治療敗血癥; 積極防治皮膚、黏膜的各種感染性疾病;積極防治上呼吸道感染等。那么,急性骨髓炎術后如何護理?下面我們來詳細了解一下:
1、觀察生命體征:小兒手術時大多數采取全麻,待返回病區后,一般采取去枕仰臥位,頭偏向一側,以防嘔吐物誤吸,保持呼吸道通暢。測生命體征每30 分種一次,直到全麻清醒。
2、術后給予易消化、富營養的食物。因制動臥床活動少,易引起便秘,多給予粗纖維食物,多飲水,多吃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3、患肢用石膏托固定,有利于減輕疼痛,防止骨折,但觸到骨突部位,若疼痛明顯,表明有石膏壓迫現象,需及時處理。并保持床鋪整潔干燥,注意按摩受壓部位皮膚,防止褥瘡發生。觀察肢體遠端血液循環,注意皮膚色澤、溫度、感覺、疼痛及腫脹等情況。
4、骨髓腔擺入兩根硅膠管持續沖洗和引流滲液。可用生理鹽水內加慶大霉素沖洗骨髓腔,24 小時沖洗液應均勻滴入,注入液量和流出液量要詳細記錄,若差額數大時,可能有輸出管堵塞,應用生理鹽水沖洗使之通暢。觀察引流量、氣味、顏色的變化,每日更換無菌引流瓶。并觀察患肢傷口敷料外觀是否清潔。拔管指征:①引流液清亮;②肢體腫脹消退;③患兒體溫正常時根據患兒全身情況可以拔管。
5、 功能鍛煉:早期進行傷止肢肌肉舒縮活動,防止肌肉萎縮和關節粘連,晚期除繼續作肌肉舒縮運動外,活動范圍可擴展到各大關節為主的全面功能鍛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