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逢氣候轉換、溫差懸殊大或溫熱潮濕之季節,許多人常會發生皮膚過敏的現象。由于種種環境因素,空氣中散布的細菌孢子和花粉等致敏物質便會大量釋放出幾乎遍布人體所有組織的化合物組織胺,引起鼻塞、打噴嚏、流涕、喉嚨發癢、眼皮腫脹等現象。致使人們出現全身皮膚奇癢、起疹塊和鱗屑、脫皮、面部紅白不一、斑駁陸離等過敏癥。 過敏反應是一種變態反映,是身體對一種或多種物質的不正常反應,其主要起因是由于過敏患者體內產生了過多的一種特殊抗體,它可以和環境中的過敏原起反應,刺激機體產生、釋放某些過量的化學物質,繼而產生各種癥狀。醫學上把過敏(變應性)分為4種不同的種類,并以羅馬數字I至IV來命名。其中最常見的是I型和IV型。I型有時也被稱為“特應性”或者“速發型變應性”。例如,人體在被昆蟲蜇傷后幾秒鐘就會作出反應,動物毛發過敏和花粉過敏在幾分鐘內就有反應,食物過敏的時間則在30分鐘以內。與此相反,IV型過敏的反應則要慢得多,癥狀要在一天或者幾天之后才會出現。例如裝飾物過敏和許多類型的職業過敏等。因此,人們把其稱為“遲發型變應性”。 誘發過敏反應的抗原稱為過敏原。引起過敏反應的抗原物質有幾千甚至上萬種,它們通過吸入、食入、注射或接觸等方式使機體致敏。常見的過敏原介紹如下: A、吸入式過敏原如:花粉、柳絮、粉塵、螨蟲、動物皮屑、油煙、油漆、汽車尾氣、煤氣、香煙等。 B、食入式過敏原如:牛奶、雞蛋、魚蝦、牛羊肉、海鮮、動物脂肪、異體蛋白、酒精、毒品、抗菌素、消炎藥、香油、香精、蔥、姜、大蒜以及一些蔬菜、水果等。 C、接觸式過敏原如:冷空氣、熱空氣、紫外線、幅射、化妝品、洗發水、洗潔精、染發劑、肥皂、化纖用品、塑料、金屬飾品(手表、項鏈、戒指、耳環)、細菌、霉菌、病毒、寄生蟲等。 D、注射式過敏原如:青霉素、鏈霉素、異種血清等。 E、精神緊張、工作壓力、受微生物感染、電離幅射、燒傷等生物、理化因素影響而使結構或組成發生改變的自身組織抗原,以及由于外傷或感染而釋放的自身隱蔽抗原,也可成為過敏原。 ●在飲食方面,要注意營養平衡,可多吃一些牛奶、淡水魚、豆制品及新鮮蔬菜、水果,以增強皮膚抵抗力。避免吃咸水魚、蝦、蟹等易引起過敏的食物。 ●平素為過敏體質的人,初次使用某種化妝品應非常慎重,事先應做皮膚斑貼試驗,如無反應,方可使用,否則不能用。不能頻繁更換化妝品,含香料過多及過酸過堿的護膚品不能用。高檔化妝品里含的化學成分和香料復雜,致敏機會較多。 ●過分呵護及忽視過敏都是不對的。過多的產品及太繁復的護膚程序,更不是改善過敏的有效辦法。但什么也不涂同樣是不行,因為缺乏滋潤,可能會出現更嚴重的脫皮現象,缺乏防曬呵護,可能令肌膚變得粗糙及引致不均勻色素出現。 ●如發現自己對化妝品有敏感反應,便應停止使用,切勿因一時貪靚而使肌膚惡化。如一定要上妝,可利用重點化妝法,畫上眼線,涂點睫毛液,再涂上自然而亮澤的唇膏,同樣能塑造出極具神采的妝容?! ?●皮膚過敏后,不要用太熱的水洗臉,以避免刺激皮膚,更不能用香皂,其中的堿會加重皮膚過敏的癥狀。用溫和的洗面奶洗臉,不涂任何護膚品,可用手指在臉上作一些輕柔的按摩,(以手指敲擊為好,不要用力過度,以免引起皮炎),使面部肌肉放松,促進血液正常流通,也會加速皮膚過敏的痊愈。你也可嘗試以下一些急救小貼士,如用冰敷發紅發熱的部位,從冰箱中取出牛奶,加入水混和再以清潔的布敷于患處,可降低發炎的危險。 ●不要經常用手觸摸及摩擦患處,這是很危險的。 ●選用及使用護膚品時,要避免選用一些刺激性的產品,如含高濃度果酸、香料、防腐劑等。不要以為天然的產品便不會引起敏感。 ●不要自作聰明。當然你可以用偵探般的精神去找出導致過敏的來源,從而做出相應行動,但不要妄自猜測及試驗,為自己找來一堆護膚品和藥物,要知道一旦不善處理,就要花很長時間才能使肌膚康復過來。 ●護理敏感皮膚,潔膚、爽膚及潤膚是基本的程序,其中爽膚可視乎個別需要而定,但要選擇一些具舒緩性不含酒精的,至于磨砂、面膜,一至兩個星期才做一次已足夠,且要小心選擇,如美白、抗皺,除非真的需要,否則最好待敏感現象好轉后才選用。緊記要預防及改善敏感肌膚要有莫大的耐性,不要隨便涂用產品,要讓肌膚有“休養”的機會,這是最重要的! ●享受溫暖春光的同時,可別掉以輕心,過度的紫外線隨時可能引起皮膚灼傷,出現紅斑、發黑、脫皮等可怕的過敏癥狀。所以在擦上基礎保養品之后,一定要再涂防曬品。但某些防曬品的成分也是過敏的因素之一,應該選擇一些成分簡單的物理防曬品,而且盡量避免直接涂抹在皮表上,這樣對皮膚的刺激相對要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