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長期從事案頭工作的人患有頸椎病的概率比一般人要高很多,頸椎病影響了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許多頸椎病患者經常向醫生詢問頸椎病的護理方法,希望能夠減輕疾病帶來的痛苦。下面就說一下頸椎病的護理方法有哪些。
1、正確的睡姿
一般以仰臥、側臥為宜。俯臥位時頭頸部處于向一側極度扭轉的體位,頸部呈緊張狀態,易引起頸部肌肉、韌帶關節等的勞損和退行性改變,一般不宜采用。
2、合適的枕頭
枕頭的形狀和質地對頭頸部的健康關系很大。枕頭應是柔軟的圓枕,大小超過自己的肩寬10~20厘米,高度以壓縮后略高于自己的拳高,約10~15厘米。枕頭的位置要放在脖子后方,用以襯托頸曲,不要放在后枕部,以免抬高頭部使頸部肌肉疲勞,頸曲變直或反張,這是頸椎病的護理中最重要的。
3、糾正不良姿勢和習慣
防止持久的單一姿勢,避免肌肉疲勞是一大原則。坐位根據需要和身體上位的重心線所在的位置分兩種:后位坐姿和前位坐姿。后位坐姿時,重心線在坐骨結節的后方,此時后背必須有倚靠,這種坐位既不易疲勞,適于休息,但不適合伏案工作。前位坐姿時,身體部位自然放松,身干胸段前傾約15度,頭再從軀干前傾15度,腰部輕靠椅背,前臂放于桌上,這種體位既可滿足伏案工作的需要,又可減少疲勞,還能做好頸椎病的護理。
4、坐姿不宜時間太長
對于頸椎病的護理還要注意坐姿,超過半小時到1小時要做一些活動。可用雙手按、推、揉、點頸部軟組織,解除肌肉緊張或肌痙攣,可重點松解頸后肌群。或十指交叉,抱住后頸,頭頸部向后挺,雙手用力向前,每次反復練習30~50次。此外,還可不斷變換體位。伏案時眼與桌面的距離為30厘米左右,這樣可以減少疲勞。
5、正確的功能鍛煉
運動對骨骼肌肉系統有良好的作用,可以延緩骨質的退行性變,增加關節彈性和靈活性,增強肌肉的收縮力,減少頸椎病的發病。除每日在醫護人員指導下做醫療體操治療外,還可做頭部幾個方向的運動,包括前屈后伸、左右轉、左右側屈、繞旋等,重點是頭后伸和左右轉。每天可進行3~4次。每次10~15分鐘。動作要緩慢平穩,以不引起明顯疼痛為度,如出現頭暈心慌應停止。
以上介紹的就是頸椎病的護理方法,希望能夠幫助患者早日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