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叉神經痛可分為原發性(癥狀性)三叉神經痛和繼發性三叉神經痛兩大類,其中原發性三叉神經痛較為常見。原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指找不到確切病因的三叉神經痛。
可能是由于供應血管的硬化并壓迫神經造成,也可能是因為腦膜增厚、神經通過的骨孔狹窄造成壓迫引起疼痛。繼發性三叉神經痛是指由于腫瘤壓迫、炎癥、血管畸形引起的三叉神經痛。此型有別于原發性的特點,疼痛常呈持續性,并可查出三叉神經鄰近結構的病變體征。
疼痛為三叉神經痛最突出的特點,癥狀表現有以下幾點
1、疼痛性質
突發性的陣痛,表現為面部、口腔及下頜部位的某一點,突然發生劇烈性的閃電式短暫的抽痛,猶如刀割樣、火燒樣、針刺樣或電擊撕裂樣痛,多在談話、進餐或洗臉時發生,每次歷經數秒或數十秒至數分鐘,疼痛立即向三叉神經的一支或幾支區域的范圍擴散。
疼痛常達到如此劇烈,以至于病人要停止談話、停止飲食、停止行走,以雙手掩住面部、嚴重者咬牙,用力揉搓面部,并且躲避開談話的人。顏面發紅、咀嚼肌和面肌痙攣,故稱單面肌痛性肌痙攣現象或稱痛性抽搐。疼痛可驟然消失,在2次發作期間完全無痛,如同正常人。
在患者發病初期,疼痛發作次數較少,常在受涼感冒后出現,間歇期長達數月或幾年。自行停止自愈的病例很少。以后發作逐漸頻繁,疼痛加重,病程可幾年或數十年不一。
嚴重者發作日夜不分,每天可達幾十次,甚至數百次,不能進食喝水,體質消瘦,患者終日處于疼痛難耐狀態,表情沮喪痛苦,乃至失去生活信心而輕生。有些患者早期,呈季節性發作,疼痛在每年的春天或秋天的一定時間,呈周期性發作,而且每次發作持續時間1~3個月不等,然后無任何原因的自然消失。直到下一年的同一季節開始發作。
2、疼痛部位
疼痛發作僅限于三叉神經分布區,多為單側,右側較多,雙側少見,后者也常從一側開始,而后累及對側,且兩側疼痛發作區不一定對稱。以一側為主,發病初期,可先集中某一支分布區,長時間不變,多在一側的第2支或第3支或第2、3支兩支內的區域。而后可逐漸擴散到其他支。但不擴散越過中線而至對側。如第1支的疼痛在上瞼和前額;第2支的疼痛在上唇、齒齦及頰部,亦有硬腭疼痛者;第3支的疼痛在下唇、齒齦及下頜部,涉及到舌部痛較少,偶見雙側性的各自發作。
3、其他癥狀
因疼痛并面部肌肉痙攣性抽搐,口角可向患側歪。發病初期,面部、眼結合膜充血發紅、流淚、流涕等。發病后期,可能出現結合膜發炎,口腔炎等。有的病人在疼痛發作時,用手掌握住面頰并用力地搓揉,以期緩解疼痛。久而久之使患側面部皮膚變粗糙、增厚、眉毛稀少甚至脫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