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已明確診斷正在治療的病人,由于癥狀反復發作,往往產生憂慮恐懼感,自卑、絕望,在生活上依賴家人,心理上依賴醫護人員,心理失衡,機體抵抗力下降,加重病情,而緊張的信息刺激交感神經,血壓上升,更不利于止血。遇到以上情況,家人應把病人的心理變化及時報告醫生,同時鼓勵病人,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一般護理
保持病室安靜,使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以利于穩定患者情緒。小量咯血患者,應臥床休息,避免劇烈活動,鼓勵患者輕咳,將余血咳出,避免將血液留在呼吸道內或吞咽血液。大咯血患者,應絕對臥床休息,以咯血停止1周為宜。盡量減少搬動,并采取患側臥位,頭偏向一側,這樣有利于體位引流,保持呼吸道通暢,并可減少血液流向健側支氣管引起病灶播散與肺不張。咯血時取頭低足高位使血液盡量排出,以防止因咯血誤吸導致窒息發生,同時注意皮膚護理,防止褥瘡等并發癥的發生。補充營養,給予支持療法。
2、心理護理
肺結核咯血尤其是大咯血一般來勢兇猛,發病比較突然,患者缺乏足夠心理準備,常常會出現緊張、恐懼、悲觀、絕望的情緒變化。特別是在初次咯血和大量咯血患者,患者的交感神經興奮性增高,血流加快,肺循環血量增多,不利于止血。高度的精神緊張還可以反射性地引起喉頭痙攣而易發生窒息。只有消除緊張、恐懼心理,建立良好的護患關系,取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才利于咯血的搶救治療和護理。
3、治療護理
肺結核大咯血的搶救關鍵是病情觀察,始終保持呼吸道通暢,及時發現窒息先兆,為搶救治療贏得時間。對容易出現大咯血或反復大量咯血患者,應密切觀察病情變化,于床前備好搶救用品,以便及時搶救治療。咯血引起窒息時,應盡快清除口腔、咽部的血塊,患側臥位,頭偏向一側,并采取頭低腳高位,拍擊背部,以便排除肺部積血,必要時用電動吸引器吸出血塊,同時給予高濃度吸氧,無效者立即給予插管或氣管切開,吸出氣管內的血塊,以保持呼吸道通暢。
4、 出院指導
肺結核咯血患者,通過治療和護理,待咯血停止、病情穩定后出院繼續休養。此時,護士要應用整體護理的理論,向患者講解肺結核病一般知識及注意事項,讓病人知道結核病治療中要堅持早期、聯合、適量、規律和全程使用抗結核藥物是控制結核病的關鍵,而適當的休息和豐富的營養對疾病的恢復起重要作用。督促患者積極治療肺結核,按時服藥,定期復查,徹底治愈肺結核,從而杜絕咯血發生。有原發癥狀加重或咯血征兆和臨床表現時,應立即就診。
長期反復咯血的患者,往往伴有貧血,營養不良,應在飲食方面注意營養充足,合理搭配,多吃綠色蔬菜和含鐵量高的食物,如菠菜、動物肝臟、瘦肉類、蛋、奶及豆制品等優質蛋白食物,特別是B族維生素和維生素C對防止貧血有一定效果。咯血特別是反復咯血的病人,應及時就醫,明確咯血原因,不能忽視而延誤治療時機,甚至出現大咯血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