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便出血是怎么回事?除了我們所熟知的痔瘡,臨床上還有十余種肛腸疾病都可以導致大便出血,因此,了解大便出血的原因,可能預示著哪些疾病,對明確診斷和對癥治療是很重要的。
大便出血預示著這些疾病
1. 內痔
內痔最容易與早期直腸癌混淆,因為二者都以無痛便血為主,但仔細觀察,二者便血又有所不同。痔瘡便血常見的是鮮紅色的血,不與糞便相混而是附于糞塊表面;也可表現為大便前后的滴血,嚴重的呈噴射狀,多在大便秘結時發生。
2. 肛裂
血附于糞便表面或手紙染血,出血量少,如出血較多,血液在腸腔內貯留,排出時可呈黑色、暗紅色或有血塊。
3. 直腸、結腸息肉
血色鮮紅、無痛、血與大便不混合。
4. 潰瘍性結腸炎
出血混有黏液或呈膿血便,伴有腹痛、發熱、便頻等。
5. 直腸癌便血
早期直腸癌,大都以無痛便血為主,血液呈現紅色或鮮紅色,與早期內痔的癥狀非常相似,因而二者極易發生混淆。當直腸癌發展到中、晚期,其便血多為暗紅色,表現為持續性、慢性帶粘液血便,且常與糞便混合在一起,出現膿血便或混有糞便之粘液血便,有時還伴有血塊和壞死組織。
專家提醒:除了便血,直腸癌還有一些其它癥狀,如大便習慣改變、腸道狹窄及梗阻現象以及患者快速消瘦等全身病變癥狀。但是,如果單憑便血或這些癥狀去診斷疾病,則很容易發生誤診和漏診的現象,想要準確診斷直腸癌,患者必須通過無痛結腸鏡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