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便血現象,人們應該保持一個正確科學的認識與態度,不應盲目擔心害怕,擅自治療,也不能置之不理,輕視該病的危害。特別的日常的護理工作,要重視起來。不僅要給予適量營養補充,還要注意保護肛門及其周圍和干燥,從而減少局部的刺激和不適,減少便血。
如何護理可減少便血發生
便血,應給予適量營養補充。一般可經口服或注射補充,運用益氣健脾、養血補腎中藥也可達增加體質和補充營養的目的,但不要濫補,要辯證用藥。長期腹瀉者,要補充鈣及鎂,鋅等微量元素。
在補充營養的同時也要注意有些食物對消化系統帶來的損害。注意飲食衛生。忌吃高纖維的食物。忌吃油膩食物。忌吃牛奶、羊奶和大量的蔗糖。忌生吃大蒜。忌盲目使用止瀉藥。
糾正水電解質平衡紊亂。便血重度患者由于大量腹瀉、發熱、容易有脫水,水鹽代謝紊亂和低鉀的癥狀出現,尤其是用大量激素治療時,尿鉀排除增加,更容易導致低血鉀,而低血鉀可誘發中毒性腸擴張。因此,患者要在醫生指導下用藥,更要注意藥后反應。門診患者如因病情加重,出現水電解質平衡紊亂,要及時住院治療,以便及時靜脈補水、氯化納和鉀鹽,糾正水和酸堿平衡紊亂。
注意肛門周圍皮膚的護理。保護肛門及其周圍和干燥,手紙要柔軟,擦拭動作宜輕柔,以減少機械性刺激。便后用堿性肥皂與溫水沖洗肛門及周圍皮膚,減少酸性排泄物、減少酸性排泄物、消化酶與皮膚接觸從而減少局部的刺激和不適,必要時涂抗生素軟膏以保護皮膚的完整。
清潔肛門,患者要加強體育鍛煉。痔瘡(痔瘡【譯】: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的破裂很容易受大便污染而發炎,因此對于已發生痔瘡出血者,一定要加強消炎。此外,加強鍛煉能促進血液循環,減少痔靜脈的壓力。另外每天可以自己跪在床上,取胸膝位,練習提肛運動,對減少便血也有較好的效果。
休息對病人康復有很大的好處,特別對活動期病人要強調充分休息,因為安靜、舒適的休息環境可使病人減少精神和體力負擔,尤其睡前要精神放松,保證睡眠效果,必要時要服用鎮靜劑。病人可在病情好轉后逐漸增加活動量,但一般應減免重體力活動。
止血治療禁忌治療便血首先考慮到止血,但止血并不是盲目地一概使用全身止血藥,臨床上要根據出血原因、部位、出血量及速度,采取不同的止血措施。如局部藥物止血,局部手術止血及全身藥物止血等。肛門局部輕度出血,則以局部止血為主;大出血時,則應立即采取全身止血,并配合局部手術止血措施。
溫馨提示:
假性便血與疾病無關,而是因為吃了某些食物和藥物后會引起大便變色。如服用了補血的鐵劑、碳粉、鉍劑、中草藥,或吃了豬肝、動物血、蕃茄、甜菜等食物后,大便可呈暗褐色、黑色或紅色。有時口腔或鼻腔內出血咽下后也會引起大便顏色的改變。這些就是假性便血,停用藥物和食物后,"血便"就會消失。
【參考文獻:《中西醫結合肛腸病學》《肛腸疾病咨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