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肝患者普遍對丙型肝炎缺乏正確的認識,因而大多存在焦慮、恐懼、憂郁等心理問題。醫護人員要尊重病人,視其為親人,把關心、愛心、微笑帶給他們,認真傾聽患者的心聲,誠懇地與患者進行溝通與交流,讓患者把自己的煩惱和苦悶訴說出來,運用心理護理,以禮貌得體的語言和文明規范的舉止有目的地對患者進行耐心細致的心理疏導,促進醫患、護患關系,給予有效的心理支持,并啟發患者的健康知識,給予治療。保持樂觀的情緒,使患者在獲得心理安慰的同時,逐漸消除顧慮,調整心態,穩定情緒,為患者營造出良好的家庭支持,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在對患者實施心理護理的同時,積極有效健康教育也是必需的,護理人員則是健康教育的主要力量。在實施健康指導過程中,醫護人員應積極向病人及家屬講述疾病的相關知識,正確指導他們認識丙肝的來源、傳播途徑、臨床表現、治療措施以及預后等情況。應告知患者,丙型肝炎的防治重點在于保護易感人群,切斷傳播途徑。丙肝的傳播途徑為血液傳播、性接觸和母嬰的垂直傳播等,因而要加強對血制品的管理、禁止吸毒并推廣使用一次性注射器、避免不潔性交等。此外,還要告訴病人,丙型肝炎是有可能痊愈的,除了要定期復查外,還應配合合理的衛生飲食、避免劇烈的運動或過度勞累。
在抗病毒治療丙型肝炎患者的同時,通過對患者有針對性的心理護理干預及健康宣教,并且對患者按計劃定期隨訪及全程用藥督導,隨時幫助患者解決長期用藥治療中遇到的各種困難,做好患者心理疏導,促進醫患、護患關系,給予有效的心理支持,并啟發患者健康知識給予治療,保持樂觀情緒。使患者掌握了抗病毒藥物治療丙肝的相關知識,使患者能長期配合治療的自覺性,降低患者疾病的復發率,起到重要的作用。總之,在對丙型肝炎患者的治療過程中,醫護人員除為了患者提供嫻熟的醫療技術外,應重視加強積極有效對患者做好心理護理與健康教育的指導,加強用藥監督指導,可增強患者治療的依從性,樹立患者及家屬戰勝疾病的信心,有利于提高療效,促進康復,均有積極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