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蹄疫是口蹄疫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傳染病,主要侵犯偶蹄動物,如豬、牛、羊等。人類發病主要通過直接或間接與病畜接觸而引起。近年來證明,也可經過空氣由呼吸道傳染。其臨床特征為發熱,口腔粘膜、手、足、全身皮膚呈特征性紅斑、水皰。收治口蹄疫患者需要對癥治療與護理,病情會有明顯好轉。
一、嚴格實行床邊隔離
口蹄疫以皮膚損害為主要表現,全身皮膚粘膜紅斑及水皰,加之患者免疫功能低下[3],容易合并細菌感染。①盡量使用一次性用物,其用過的一次性被單、廢紙等一律焚燒;一次性注射器、手套先用0.5%84消毒液浸泡10 min,毀形后再進行深埋。患者所用體溫計、止血帶、聽診器、血壓計等固定專用。②各種治療及護理均盡量集中實施。患者雙手,足底及全身紅斑、水皰,下床困難,影響其生活自理能力,護士在生活上給予幫助,并做好消毒隔離措施。③對患者所接觸過的物品,如床頭柜、椅等用0.5% 84消毒液擦洗;體溫計、血壓計袖帶用0.5%84消毒液浸泡10 min,浸泡后袖帶用清水沖洗,涼干后放入熏蒸備用;棉絮、床墊暴曬3 d,或用福爾馬林熏蒸消毒后房間密閉24 h;所穿衣物用開水煮沸5 min,以徹底消滅口蹄疫病毒,防止口蹄疫流行。
二、做好皮膚護理工作
口蹄疫的治療主要以外用藥為主。①搽藥前先洗澡,然后用爐甘石水劑外搽,先搽紅斑及水皰處,再搽全身,反復涂擦,每天早晚各1次,連續5 d。搽藥期間囑患者勿洗澡,第6天早上用溫水擦澡,更換消毒的衣服及被單。繼續涂搽爐甘石水劑,②勤修剪指甲,以免抓破皮膚和水皰、引起疼痛或繼發感染。本病例第12天全身紅斑、水皰逐漸消褪。
三、口腔粘膜的觀察與護理
患者口腔粘膜、牙齦、舌面、咽部均有不同程度的水皰甚至糜爛。①用生理鹽水500 ml加病毒唑1g囑患者反復漱口;再用3%硼酸溶液清洗口腔,2次/d。因病毒唑可通過口腔粘膜吸收達到抗病毒的作用;3%的硼酸溶液有消炎、收斂、防口臭的作用。②操作時動作應輕柔,防止發生出血和疼痛,同時觀察口腔粘膜有無糜爛、潰瘍及其演變情況。③囑其食高蛋白、高維生素、營養豐富,易消化的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如牛奶、雞湯、魚湯、菜粥等。食物宜溫涼,每次進食前后幫助患者飲用少量溫開水保持口腔清潔,促使創面愈合。
四、心理護理與健康指導
口蹄疫俗稱“牲畜5號病”,在偶蹄動物之間傳染性較大,常引起耕牛、牲豬大批死亡。鄰居及親友們對患了“牲畜5號病”者避而遠之,給患者及家屬造成嚴重的心理負擔及精神壓力。通過講解本病的傳播途徑、轉歸及愈后,痊愈后不留任何瘢痕并可獲持久性特異性免疫。使患者及家屬從悲觀、恐懼不安心理轉變為舒心和安心,愉快地接受治療和護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