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結核為慢性傳染病,其治療也是一漫長過程,在治療過程中須注意密切接觸者的防護和患者個人的護理。
1 休息 活動性腸結核病人需臥床休息,以減輕腹痛,減少機體消耗。病情穩定后,可逐步增加活動量,以增強機體抵抗力。腸結核病人常有盜汗,護理人員應注意及時更換床單、衣物,保持干爽,以使病人更好休息。
2 飲食與營養 由于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且腸結核的最常見癥狀就是腹瀉,只有合理的營養可增強病人機體抵抗力,促進腸病變愈合,是治療腸結核的基礎。攝入高熱量、高蛋白、高維生素而又易于消化的食物有利于疾病的治愈。有脂肪瀉的病人應少食乳制品、易發酵的食物如豆制品、富含脂肪及粗纖維的食物,以免加快腸蠕動。腸梗阻的病人應禁食。有腸梗阻的病人應禁食,并從靜脈補充必要的水、電解質及營養物質。嚴重營養不良者應協助醫生進行靜脈營養治療,以滿足機體代謝需要。每周測量患者的體重,并觀察有關指標,如電解質、血紅蛋白,以評價其營養狀況。
3 疼痛的護理 與患者多交流,分散其注意力,教會患者相應的心理防衛機制,以提高疼痛閾值,使疼痛感減輕。嚴密觀察腹痛特點,評估病情進展程度,根據醫囑給患者解痙、止痛藥物,向患者解釋藥物作用和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如阿托品可松弛腸道平滑肌緩解腹痛,但由于同時抑制唾液腺分泌,可出現口渴現象,應囑患者多飲水,以解除不適。對腸梗阻所致疼痛加重者,應行胃腸減壓,并嚴格禁食、水。病情出現明顯變化,如腹痛明顯加重、便血,應立刻通知醫生,并積極配合醫生采取搶救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