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加氏綜合征并發癥及處理
一、 布加氏綜合征再狹窄和閉塞:單純球囊擴張治療有20%的布加氏綜合征再狹窄率,使用支架后使長期通暢率提高,但是根據統計仍然有5%一10%的布加氏綜合征再狹窄率。急性布加氏綜合征閉塞多是由于血栓形成,慢性布加氏綜合征狹窄往往是內膜增生所致。擴張肝靜脈和下腔靜脈時使用足夠口徑的球囊和支架;布加氏綜合征術后給予抗凝藥物有助于減少再狹窄和閉塞,改進支架的結構和材料,如使用藥物覆膜支架等也是重要的研究內容。
二、 布加氏綜合征支架移位:支架釋放需要較熟練的介入操作技術,X線下準確的定位非常重要,另外支架的口徑應大干血管的口徑15%左右。
三、 布加氏綜合征心包或腹腔內出血:采用經布加氏綜合征下腔靜脈的殘端從上向下的穿刺方法有助避免損傷心包。下腔靜脈長段閉塞開通時需注意穿刺針的走行方向,擴張布加氏綜合征狹窄應由小到大逐步進行,并隨時造影觀察。我們主張布加氏綜合征經皮肝穿時使用4F小口徑的導管鞘,建立導絲軌道,使球囊和支架的操作通過股靜脈或頸靜脈進行,拔管時栓塞穿刺道。
近年來隨著介入設備、技術和器械的不斷改進,新材料和新技術的運用。介入操作技術的進步,特別是采用了超聲和x線透視聯合導向的方法,使各型布加氏綜合征的介入治療成為成熟和安全的首選治療方法。與外科手術相比,介入治療布加氏綜合征創傷小、恢復快、操作簡便、并發癥少,復發時可以重復治療。對上述介入方法失敗以及肝功能衰竭的病例,應及時行外科手術治療或肝移植。
布加氏綜合征(Budd-Chiari Syndrome,BCS)系為肝靜脈流出道阻塞性病變引起的肝后型門靜脈高壓癥。本例病史2年,病因不明,根據臨床表現、B超及靜脈造影,可確定為肝中、肝左靜脈及下腔靜脈阻塞導致的布加氏綜合征(混合型)。
布加氏綜合征一經確診,應及時手術治療。國內外文獻報道,該病的治療已達30余種,根據其手術的不同徑路及對病變部位的處理方式,可分為間斷療法和直接性根治療法兩大類。間斷療法多采用不同種類及不同途徑的轉流,國內最為常見的為腔—房轉流、脾—肺固定、腸系膜靜脈與頸靜脈轉流。盡管術式較多,但目前仍無較理想的術式。
直接根治術雖然是符合生理的手術療法,符合正常血液動力學的要求。但該例阻塞范圍大、年齡輕,如果采用人工血管-房轉流后可以迅速直接降低下腔靜脈壓,然而轉流后再阻塞問題很難解決,遠期效果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