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對重癥肌無力有一些了解的朋友都知道,這種疾病對我們的生活產生了重大的影響,對能否正常生活也構成了嚴重的威脅,所以很多人在重癥肌無力的治療上也是下足了功夫。治療的前提是要檢查出究竟是哪種類型的重癥肌無力,根據這些類型進行不同治療方式的選擇。針對不同類型的患者用不同的治療方法,才能使治療做到事半功倍,使患者早日康復。
1、胸腺增生和疑似胸腺瘤重癥肌無力患者
早在上世紀60年代證明胸腺摘除可使部分重癥肌無力患者癥狀改善、緩解或者治愈。根據目前國際多中心胸腺增生重癥肌無力患者胸腺摘除術后療效調查情況看,單純胸腺增生的重癥肌無力患者的療效還難以肯定。此項調查工作仍在進行中。重癥肌無力伴胸腺瘤的患者則要適時進行胸腺瘤摘除手術。手術前用藥:多數重癥肌無力伴胸腺瘤者手術前仍要使用膽堿酯酶抑制劑和免疫抑制劑,維持原劑量;糖皮質激素按情況酌情減量,因糖皮質激素可能影響傷口愈合及可能引起手術后的繼發感染等。
2、老年重癥肌無力
老年重癥肌無力多數伴有胸腺瘤,少數患者伴有胸腺增生。在治療老年重癥肌無力時應注意患者是否有糖尿病、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糖皮質激素可使糖尿病和高血壓病情惡化;而大劑量丙種球蛋白則可能影響患者血液動力學,影響心腦血液循環、供應,要注意防止血栓形成。
3、妊娠與重癥肌無力
育齡期重癥肌無力患者懷孕后重癥肌無力的癥狀有何影響還沒有完全定論。部分育齡期重癥肌無力患者懷孕后重癥肌無力癥狀緩解、好轉;也有報道懷孕后重癥肌無力癥狀加重。重癥肌無力患者懷孕期間也要用膽堿酯酶抑制劑、糖皮質激素及免疫抑制劑等藥物。這些藥物有可能影響胚胎發育;是否有致畸作用還不清楚。因此,作者不主張女性重癥肌無力患者懷孕。
4、嬰幼兒重癥肌無力
在中國嬰幼兒重癥肌無力多數是單純眼肌型,全身型較少。約25%的單純眼肌型重癥肌無力經過適當治療可完全治愈,不需要長期服藥。單純眼肌型重癥肌無力患者一般單用膽堿酯酶抑制劑足以控制眼部癥狀,若療效不滿意可考慮短期使用糖皮質激素。一般不主張使用免疫抑制劑,因考慮其對血象及骨髓的抑制。嬰幼兒重癥肌無力經過治療后療效不滿意時,可考慮胸腺摘除手術。一般選擇手術的年齡為18周歲以上。
5、獲得性重癥肌無力
是因母親體內乙酰膽堿受體抗體經母嬰傳輸致病。嬰兒出生后短期內出現肌無力癥狀,嚴密監測,一般不需特殊處理。如果癥狀不嚴重給與膽堿酯酶抑制劑治療即可。
6、先天性重癥肌無力
是因先天性神經肌接頭處乙酰膽堿受體發育不良所致。處理原則與一般重癥肌無力相同。
7、合并其他自身免疫性疾病病人
重癥肌無力可合并多發性肌炎、甲狀腺功能異常、多發性硬化等。在治療原發病的同時,治療重癥肌無力。重癥肌無力合并甲狀腺功能異常者較多,為自身免疫性疾病,機制不明。除了治療甲狀腺疾病外,要同時治療重癥肌無力。
8、癌性肌無力
多數繼發于小細胞肺癌,也可并發于其它惡性腫瘤。癌性肌無力對膽堿酯酶藥物反應較差,要積極治療原發病。
9、抗體陰性重癥肌無力
一般而言,乙酰膽堿受體抗體陰性的全身型重癥肌無力患者,特別是抗-MuSK抗體陽性者,對膽堿酯酶抑制劑、免疫抑制劑,糖皮質激素及胸腺摘除療效差。目前尚無特殊治療辦法。血漿置換可短期緩解肌無力癥狀。
溫馨提示
重癥肌無力的發病與季節有很大關系,重癥肌無力患者在心情不佳及冬寒冷季節病情往往會加重。病人必需保持心情舒暢,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在寒冬季節注意防寒保暖,合理應用治療重癥肌無力的有效藥物,預防病情的反復。
【參考文獻:《重癥肌無力》《中醫特色治療重癥肌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