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肝功能減退引起門靜脈高壓,導致脾腫大,對蛋白質和維生素的不吸收而滲漏出的蛋白液,形成了腹水癥。肝病治療專家介紹說,肝腹水是肝硬化的終末階段,亦即代償期肝硬化與失代償期肝硬化的一個分水嶺,一旦腹水產生,說明肝臟自身的功能已經很差了。那么,治療肝腹水常用哪些措施?
1、初次出現腹水或少量腹水者
注意臥床休息,低鹽飲食(每日食鹽量2~4g)。適當限制水的攝入量(每日入水量約1~1.5L)。應合理營養,加強保肝治療,經常檢查肝功、腎功及血電解質,對于低蛋白血癥者,適量補充白蛋白、血漿,這樣可使部分患者腹水消退。
2、藥物治療
通過休息、限鹽等措施療效不明顯者,應考慮使用利尿劑,促使水鈉排出,減少腹水。常用的有保鉀利尿劑如安體舒通、氨苯喋啶。因為腹水的發生與血漿中醛固酮水平有關,而安體舒通能夠競爭性抑制醛固酮對水鈉的潴留作用,增加腎臟對鈉的排出而起利尿作用,所以常把安體舒通作為首選藥物治療腹水。排鉀利尿藥有速尿、丁脲胺、利尿酸等, 可抑制腎臟對鈉、氯的吸收,同時排出鉀,利尿作用強大,服用30分鐘即產生作用。噻嗪類利尿藥如雙氫克尿塞,為中等強度利尿藥,同時促進鉀排出。利尿劑的應用先小量再逐步加量,先單一用藥再聯合用藥。
3、排放腹水療法
通過腹腔穿刺,將腹水放出。為防止并發癥發生,以往多采用小量放液,近年研究表明,大量放腹水加靜脈輸注適當劑量白蛋白,治療頑固性腹水療效顯著。
4、自體腹水濃縮靜脈回輸療法
采用特殊裝置,將腹水抽出后,經處理及濃縮,然后輸給患者。優點是克服了單純放腹水導致蛋白丟失的情況。缺點是多次腹穿,增加感染機會,易出現細菌性腹膜炎等。
5、腹腔-頸靜脈轉流術
采用特制裝置,利用腹腔壓力與中心靜脈壓的壓差,使腹水沿管道流入頸靜脈,臨床上用于治療頑固性腹水。
6、胸導管分流術
肝淋巴液增多是腹水產生的原因之一,利用外科手術將胸導管與頸內靜脈吻合,加速了淋巴液的排泄,促進腹水消退。
7、中醫中藥治療
中醫中藥對肝硬化腹水有許多寶貴的經驗。對于頑固性腹水可選用瀉下逐水藥,從大便中排出多量的水分,往往可取得良好的效果。但對于有慢性胃腸疾患、嘔血及便血病史、肝昏迷患者,均不宜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