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肝病是肝病中比較多見的一種,由于患者的免疫缺陷導致的,給患者的自身健康帶來很大的不利,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療方法。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治療用藥
癥狀表現
肝炎
患者可出現乏力、惡心、厭油膩、嗜睡、腹部不適、腹瀉、黃疸和肝腫大等肝炎表現,常伴有發熱、多發的對稱性的關節疼痛、皮疹等肝外系統表現。
肝衰竭
部分患者服用阿托伐他汀、丙硫氧嘧啶、英利昔單抗、氯美辛和特比萘芬等藥物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肝衰竭,出現意識障礙、穢語、肝臭、腹水、出血傾向等,甚至導致死亡。
血液生化改變
患者ALT、AST升高,ALT達120~2539U/L,AST達179~1984U/L,多數患者在停藥后數周內轉氨酶達到峰值,此外還有接近一半的患者出現黃疸,
高丙種球蛋白血癥
幾乎所有患者都伴有高丙種球蛋白血癥,血清中可檢測到ANA、ASMA、抗雙鏈DNA抗體、抗Ⅰ型肝腎微粒體抗體(LKM1)等。
肝組織學改變
患者肝組織學表現為匯管區和小葉炎癥,碎屑樣壞死,橋樣壞死,漿細胞和淋巴細胞浸潤,嚴重者可表現為重度橋狀壞死,明顯膽汁郁積,淋巴細胞浸潤。
自身免疫性肝病的常規治療
皮質激素是初始抗炎和免疫抑制治療的首選用藥。現常用潑尼松或潑尼松龍單一治療,或與硫唑嘌呤聯合治療,常規的治療可以使60%~80%的病人病情緩解,在一些病例中纖維化也可以逆轉,而且接受治療的肝硬化患者的10年生存率超過90%,因此對于活動性肝硬化患者接受皮質激素治療是很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