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一個中醫學名詞,偏癱是中風的最常見的表現之一,能夠引起中風的常見原因也就是引起中風偏癱的常見原因。中風偏癱是最常見的中風后遺癥。它是指一側肢體肌力減退、活動不利或完全不能活動。偏癱病人常伴有同側肢體的感覺障礙如冷熱不知、疼痛不覺等。
第一階段中風偏癱初起;立刻送醫院救治,爭分奪鈔,爭取在有效時間內溶栓,降血壓、降血脂、利尿、降顱壓、積極治療原發病,控制腦水腫及壞死,降低對腦組織的損傷,減少后遺癥。病情穩定后進入第二階段,這大約需要2—7天,視病情而定。
第二階段繼續治療原發病。盡早加用中藥康復治療,也是本病治療關鍵之關鍵,取決于患者預后的好壞,關系到病人以后生活質量的高低。醫生要高度重視,目前臨床上沒有什么有效的藥品問世,所以醫學界正在努力功關,解決這一共同難題。目下醫藥廣告紛飛,真假難分,患者及家屬難以應對。確實有效的藥品利國、利民,更有利于全社會。反之,危害及大,給患者造成的傷害無法挽回。
第三階段,有些病人經上述治療后,乃留下一些后遺癥。必須堅持繼續康復治療,堅信康復理念,加強體能鍛煉,直至癥狀消失或改善。六個月后,后遺癥就難以恢復,但不可失去信心,使之恢復到最佳狀態。后期必須堅持降壓、抗凝,定期溶栓(最好半年一次,每次1--2療程),防止復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