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是中醫學對急性腦血管疾病的統稱。西醫稱之為腦血管意外,又稱卒中。它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伴發口角歪斜、語言不利而出現半身不遂為主要癥狀的一類疾病。由于本病發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殘率高、復發率高以及并發癥多的特點,所以醫學界把它同冠心病、癌癥并列為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
中醫是治療中風偏癱主導
多數中風患者,是頸椎疾病引起,盡管被當今醫科藥界認為無根治良藥,只要招準中醫,照樣在藥物作用下消除腦部及全身病癥,隨著法律不斷完善,不久將發輝中醫本來面目 ,隨著中醫振興時機到來,根治此類病特效藥物,不久將服務與患者,不但造福我們民族,也服務與全人類。偏癱是中風常見的臨床癥狀之一,為了便于偏癱的定位,往往按偏癱的程度和偏癱的分布進行分類。按偏癱的程度可分為完全性偏癱和不完全性偏癱;按偏癱的分布可分為均等性偏癱及不均等性偏癱。
治療方法除針灸外,運動功能的康復訓練也應在病情平穩后的48h即開始,包括良肢位的設計、關節活動度的訓練。中醫治療中風及其后遺癥的方法頗多,其主要方法:
(1)中藥內服
以健脾補氣,養血柔肝,通經活絡為主要治療原則。
(2)針灸療法
現臨床方法頗多,可達幾十種針法,歸納起來以頭針和體針運用最多。筆者個人多采用體針,且以陰經、陽經穴同取,以達陰陽平衡之意。
(3)按摩方法
按摩是中醫康復重要手段,它通過手法的刺激可以實現功能的重組和再塑。
(4)中藥熏洗
是中醫外治方法,通過疏通經絡,活血散瘀以達緩解痙攣、促進康復的作用。我科曾用中藥外洗消除中風后的水腫癥狀,起到了很好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