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月小樣兒的特點是皮膚薄、干燥脫皮,胎毛少,胎脂多、頭發細齊,軟骨發育少,耳舟已形成、指、趾甲軟。乳腺可有結節、足底有紋。陰囊皺襞多,但男嬰睪丸已下降、女嬰大陰唇能遮蓋小陰唇。生理性黃疸不明顯。生理性體重下降不明顯,產熱反應較好,出汗較好,較活潑 哭聲大、吸吮力較強。
足月小樣兒的治療原則
保溫,早開奶,防止低血糖,積極治療出生后疾病,嬰兒表現瘦長,而且有低血糖傾向存在,因此生后30min 內就開始喂養,以母乳為主。對吸吮、消化力佳者按需哺乳,較快增加奶量,使熱卡爭取達到每日100cal/k g~120 cal/kg 吸吮弱者,靜脈補充10% 葡萄糖液。
足月小樣兒的治療方法
(1)采取保溫;
(2)因為嬰兒表現瘦長,并且有低血糖傾向存在。因此要提早開奶,出生后30分鐘內就開始喂養, 以母乳為主。對吸吮、消化力佳者按需哺乳,較快增加奶量,使熱卡爭取達到每日100 Cal?k g~ 120 Cal?kg。吸吮弱者,靜脈補充10%葡萄糖液補充營養,防止出現低血糖癥狀;
(3)積極治療出生后的各種疾病,一般治愈的標準為體重達到月齡的正常體重,體溫及生活能力正常,呼吸平穩,吸吮有力。治療好轉的標準為體重達到月齡正常體重的低限值,一般狀況改善,呼吸平穩,吸吮及吞咽良好,但體溫尚不穩定,生理性黃疸未完全消退,應繼續觀察和治療。
足月小樣兒的護理
保暖早產兒室溫宜24~28℃,相對濕度60%左右。要求體溫保持在36.5~37℃(肛溫),凡低體重在2000g以下者,應放入暖箱保暖。若無暖箱,可用熱水袋、鹽水瓶、燒磚等保暖。暖箱使用前必先通電預熱,一般通電2小時左右才能使箱溫穩定,須待箱溫穩定后才能把新生兒放入。箱溫根據出生體重、體溫、出生天數及生活力強弱來調整。一切護理操作均應在暖箱內執行,每4~6小時測體溫一次,并注意箱溫及濕度。當體重增至2000g以上,體溫穩定,且喂養及一般情況良好時,方可考慮搬出暖箱,但仍應密切觀察,注意體溫、體重增長及吸吮哺乳等一般情況。
氧氣供應早產兒易有呼吸不規則、小樣兒多有宮內窒息史,故生后維持呼吸道通暢和給予氧氣吸入是重要的處理措施。間斷供氧以能解除青紫為宜,不必長期吸氧,最好不超過3天。用氧濃度控制在30~40%,以維持動脈氧分壓在50~80mmhg(6.7~10.6kpa)為宜。凡遇哺乳時發紺的早產兒,可在喂哺前吸氧數分鐘。
此外,對1000g以下的早產兒,若氧濃度高達50~60%,易導致晶體后纖維組織增生癥和慢性支氣管、肺發育不良癥;若供氧過多,能加速紅細胞破壞,加重黃疸和貧血,應予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