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通常是指患者受到外力的作用導致骨骼受傷,一般會帶給患者比較明顯的痛感,會使患者喪失一定的勞動能力,如果治療不當,也可能會引發一系列的并發癥,所以治療一定要及時,下面我們介紹一下關于骨折的癥狀表現以及患者的日常護理要點。
骨折可分為兩種病因引發,一是外力的作用,二是病理性導致,如骨質增生、風濕性關節炎都是導致的因素。對此病癥的治療措施通常采取手術和保守治療的結合,手術骨折部位復位后最好通過外敷"健骨復位貼"的方法促進愈合和消腫達到康復的目的。
骨折的鑒別診斷
1.皮膚軟組織損傷
高能量損傷多同時合并皮膚軟組織損傷或者皮膚軟組織缺損,特別是開放性骨折。
2.內臟損傷
骨盆骨折可損傷膀胱、尿道和直腸;肋骨骨折可損傷胸膜腔及肺肝脾;復雜性損傷常合并顱腦、胸部、腹部損傷。
3.休克
多發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干骨折等出血量較大可導致失血性休克。
4.骨筋膜間室綜合征
骨筋膜間室內壓力增高,使軟組織血循障礙,肌肉、神經急性缺血而出現的一系列征候群,常見于前臂掌側和小腿。主要表現為肢體劇痛、腫脹、指(趾)呈屈曲狀活動受限、局部膚色蒼白或發紺、遠端動脈搏動減弱或消失。
5.血管損傷
肱骨髁上骨折可損傷肱動脈;股骨下1/3或脛骨上l/3骨折可損傷腘動脈;鎖骨骨折可損傷鎖骨下動脈;骨盆骨折可傷及臀上動脈、閉孔動脈分支、盆腔靜脈叢。
6.神經損傷
肱骨干骨折可損傷橈神經;肘關節周圍骨折可損傷尺神經、正中神經;腓骨、脛骨骨折可損傷腓總神經;脊椎壓縮性骨折可損傷脊髓;骨盆骨折可可損傷腰骶干、坐骨神經。
7.脂肪栓塞
骨折端血腫張力大,使骨髓腔內脂肪微粒進入破裂的靜脈內,引起肺、腦血管栓塞。表現為呼吸困難、發紺或昏迷,甚至突然死亡。
骨折的癥狀介紹
全身表現
①休克
對于多發性骨折,骨盆骨折,股骨骨折,脊柱骨折及嚴重的開放性骨,患者常因廣泛的軟組織損傷,大量出血,劇烈疼痛或并發內臟損傷等而引起休克。
②發熱
骨折處有大量內出血,血腫吸收時,體溫略有升高,但一般不超過,開放性骨折體溫升高時,應考慮感染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