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球震顫的治療
1、對因治療
如能查出病因,應積極治療。
2、戴鏡矯正
如有屈光不正者,應盡量矯正;有弱視者應努力提高視力。
3、配戴三棱鏡
可配戴底向外的三棱鏡,使輻輳加強,減輕眼震。
4、手術治療
對先天性眼球震顫,可酌情手術,目的在于矯正代償性頭位、轉變眼位、減輕眼球震顫、提高視力。手術原則是,將慢相側兩眼外肌后退,減弱其張力,使之與快相側眼外肌平衡,將眼位從偏心注視位轉到正前方位注視。
5、針刺治療
(1)攘針
選頭部督脈、膀胱經、膽經穴位分布區,使用滾針,每日1次,每次從前至后滾動100~200遍,同時在背部督脈及膀胱經穴位分布區施以杵針,每日1次,每次30min。
(2)耳針
選耳穴肝、心、腎、脾、眼、阿是穴,采用王不留行子壓穴,膠布固定,每日用手按壓4~6次,保留7d。
(3)針灸
選睛明、瞳子髂、合谷、足三里、太沖等針刺,另加肝俞、。腎俞、脾俞、胃俞、心俞、申脈、照海,采用太乙針灸,隔日1次。
6、中醫認為本病多由先天稟賦不足,或耳部、腦部病變,或風熱邪毒攻腦所致,治之主張審因論治。證屬肝熱夾風者,治宜清肝瀉熱、祛風散邪,方宗龍膽瀉肝湯加減,藥用柴胡、黃芩、梔子、龍膽草、車前子、木通、劑芥、防風、生甘草等;證屬肝腎陰虛、陽亢化風者,治宜滋養肝腎、平肝息風,方宗天麻鉤藤飲加減,藥用天麻、鉤藤、石決明、梔子、黃芩、川生膝、益母草、茯苓、女貞子、旱蓮草等;證屬先天不足、脾腎虧虛者,治宜補脾益腎,方宗人參養營湯加減,藥用黨參、茯苓、白術、熟地、當歸、白芍、遠志、懷生膝、菟絲子等。
溫馨提示
眼球是身上最“嬌氣”的部位,平時做眼部按摩,大家都會小心翼翼地避開它。其實,只要用對了方法和力道,按摩眼球對護眼是大有裨益的。用手輕輕按壓眼球也被稱為“摩目”,是眼科醫生經常使用的一種保健手法,不僅能增強睫狀肌的調節功能,還能減少青少年近視的發生,緩解中老年人視疲勞,并延緩眼部衰老。
仔細清洗雙手,雙目輕閉,眼球呈下視狀態。用食指和中指指腹置于上眼皮上端,指背貼著上緣眶,食、中指交替按壓眼球上邊緣。也可用手掌的下端,即近關節處,以上眶緣作支撐,輕壓于眼球角膜的上緣上端,并由外向內側作旋轉揉壓。不管哪種方法其力度都應為手指有壓陷感,但又不能讓眼球有脹痛和冒“金花”的感覺。摩目一般建議在上午10—11點,下午4—5點進行最好,因為此時眼睛最為疲勞,每次時間最好不要少于8分鐘,摩目完再向遠處眺望一小會,效果會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