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兩支以上冠狀動脈狹窄大于50%,需行冠狀動脈搭橋手術。接受過冠脈成形治療并在冠狀動脈內安裝支架的患者,若再發生心絞痛,也需及時行搭橋手術。這樣做不但可消除心絞痛,使患者能夠正常生活和工作,而且還可以預防心肌梗死和猝死。
國際上公認治療冠心病最有效方法
目前,冠心病的治療主要分內科藥物治療、介入支架治療及外科手術治療,其中外科手術治療(冠脈搭橋術)適應癥更廣,避免了短期再狹窄或阻塞,晚期通暢率高,其治療效果肯定,是國際上公認的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遠期療效優于其他治療方法。
外科搭橋手術突出的優點是能夠徹底治療100%閉塞的冠脈病變,需要再次血運重建者較少。但是,冠脈搭橋術要在全麻、體外循環下開胸,暴露心臟和主動脈,手術創傷較大,住院時間長,恢復正常活動慢。
對有心絞痛的患者,如穩定性心絞痛經內科治療無效,又明顯影響勞動、生活能力,對不穩定性心絞痛經內科治療無效的,或變異性心絞痛伴中一重度冠脈阻塞病變,藥物治療、無效的,或者心梗后心絞痛,以上患者造影證實為左主干或多支血管有明顯狹窄或阻塞的,應行外科搭橋手術。
冠心病冠脈搭橋手術優勢不可替代
隨著治療冠心病的方法日益完善,創傷小的支架治療成為很多心臟病患者的首選。甚至有人聲稱,“心臟搭橋”手術即將退出歷史舞臺。冠脈搭橋手術的優勢是不可替代的。首先,再狹窄率一直是介入治療的軟肋,在狹窄的冠狀動脈處放置普通支架,半年的再狹窄率為30%左右,即使使用藥物涂層支架,再狹窄率也在5%左右。而心臟搭橋手術,就不用過多擔心再狹窄的問題。另外,并不是所有冠心病患者都適合做支架治療,比如血管的分叉處,或者一根血管有兩處以上狹窄,或者血管完全閉塞等情況放支架就比較困難,而且風險大。事實上,對于復雜病變,外科心臟冠狀動脈搭橋手術仍是最佳選擇。
用“立竿見影”形容搭橋手術的術后效果很貼切,許多患者在接受“心臟搭橋”手術后幾天,便能上下樓梯,一周后便能走出家門,術后1~2個月就能上班。近年來,隨著外科微創技術迅速發展,搭橋手術不用切開胸骨就能完成。因此,“心臟搭橋”有廣闊的發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