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在月經期間體內激素分泌量產生變化、一定程度的失血都可能導致生理周期貧血。月經周期主要可分為卵泡期、排卵期、黃體期和月經期,不同階段補血原則也不同,貧血患者可根據不同時期選取適當的方法。
女性治療貧血
卵泡期——補血養陰
生理期的第1天到第12天為卵泡期,此時卵泡開始在卵巢內成長,同時卵巢分泌出荷爾蒙幫助子宮內膜成長。要促使卵泡發育成熟,應以補血養陰為主,同時注意補腎。
排卵期——養精血
生理期的第13天到第14天為排卵期,此時卵泡已經成熟,經輸卵管由卵巢送往子宮。此時應注意促發排卵,可在養精血的基礎上加入通絡、行氣、活血的藥物。
黃體期——陰陽并補
生理期的第15天到第28天為黃體期,此時卵子若沒有受精則子宮內膜停止生長,應陰陽并補,而以補腎陽為主,以便增加黃體功能,為下次月經打下物質基礎。
月經期——活血調經
子宮內膜無法繼續成長就會日漸剝落,血液和破碎黏膜便由子宮經陰道排出,此期為月經期。此時應注意活血調經,以求行經通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