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栓性靜脈炎是一種會給患者帶來很多煩惱的疾病,如果治療不及時,任由其發展,還有可能會引發其他的并發癥,,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血栓性靜脈炎的治療注意要點。
血栓性靜脈炎治療
1. 藥物性血栓性淺靜脈炎此類靜脈炎是由靜脈注射引起的,多發生于四肢,所注射的藥物多有刺激性或濃度過高,有某些抗生素如紅霉素、四環素等,或某些抗癌藥物對靜脈 內膜均有刺激性,加上用藥時間較長或靜脈較細,或一處靜脈反復穿刺等引起。發病后,病人多主訴靜脈注射部位疼痛、發紅,沿靜脈走向有壓痛性索條。一般1~2周后紅腫消退,代之以色素沉著及硬化如繩的索條,多無明顯全身反應。治療以患肢抬高,局部熱敷或理療為主,多可不治自愈。個別淺靜脈血栓向深靜脈繁衍者,可行淺靜脈高位結扎術。
2.曲張靜脈的血栓性淺靜脈炎在下肢曲張的靜脈內,因血液淤滯,加上局部皮膚營養不良,屏障作用減弱,易致細菌侵入,或因局部外傷而引起曲張靜脈出現炎癥反應。由于曲張靜脈的存在,靜脈炎也可反復出現伴皮膚色素沉著,血栓機化后變硬,曲張靜脈閉塞而自行治愈。也可完全吸收,曲張靜脈如初。治療包括抬高患肢,局部熱敷或理療,口服抗生素。病變不重者可在彈力繃帶或彈力襪的支持下活動。炎癥消退后應行大隱靜脈高位結扎剝脫術。
3. 胸腹壁血栓性淺靜脈炎本病原因不明,部分病人有外傷史。好發年齡為20~40歲,多見于肥胖及缺乏鍛煉的婦女,常為單側。多在上肢用力牽拉后,出現患側胸、腹壁疼痛,上肢上舉或外展時加重。檢查時可發現胸腹壁有一壓疼的硬韌索條,少數呈樹枝狀。皮膚繃緊后,可見索條處如溝狀凹陷或嵴狀隆起,呈弓弦樣。疼痛可于二周后自行緩解,索條多持續很長時間,而后逐漸軟化。
血栓性靜脈炎患者在患病之后,及時到院治療很重要,然而如果不注意正確調節和護理,血栓性靜脈炎病情還是不能得到有效控制,而且還可能進一步加重。因此患者一定要重視調節和護理。患者在調節和護理方面需要注意哪些地方?
1、 立即戒煙戒酒
煙酒中含有的有害物質可使情緒波動,使交感神經興奮,引起血管痙攣,管腔變窄,進一步加重淤血狀況,而且煙酒還可使血栓性靜脈炎再次發作。
2、 避免患肢受壓
緊身的衣物,盤腿或雙腿在膝部交叉坐位,胭窩下墊東西以等,都能壓迫血管,影響動脈供血,應盡量避免。
3、 注意保暖
暴露在寒冷的空氣中和直接接觸冷物品等均可引起動脈收縮或痙攣。應保持居室溫濕度適宜,避免直接接觸冷水。寒冷季節外出應注意保暖,保暖時間應提前正常人半個月或一個月。避免肢體露在外面,衣褲及鞋襪要寬松、柔軟。
4、 避免外傷
動脈供血不足的患肢,可能受輕微刺激即能發生經久不愈的潰瘍,因此,應避免搔抓和用力擦洗患肢。
5、 飲食禁忌
患者應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飲食以清淡為主,禁食辛辣、油膩、生冷之物,少飲或不飲含咖啡因類的飲料。正確合適的護理可以有效的緩解病情但只可作為輔助治療,要想真正解決病灶還需要專業正規的治療才能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