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迫障礙是以反復出現強迫觀念為基本特征的一類神經癥性障礙。強迫觀念是以刻板形式反復進入患者意識領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對患者來說,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不必要的或多余的;患者意識到這些都是他自己的思想,很想擺脫,但又無能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惱。強迫動作是反復出現的刻板行為或儀式動作,是患者屈從于強迫觀念力求減輕內心焦慮的結果。
一、強迫觀念
包括強迫思想、強迫情緒、強迫意向三種類型。其中的強迫思想,又包括強迫懷疑、強迫性窮思竭慮、強迫聯想、強迫表象、強迫回憶5種類型。
(一)強迫思想
1、強迫懷疑,是指患者對自己的言行的正確性反復產生懷疑;明知毫無必要,但又不能擺脫。例如懷疑門窗是否關好,鈔票是否核對準確。
2、強迫性窮思竭慮,是指患者對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情或自然現象,尋根究底,反復思索,明知缺乏現實意義,沒有必要,但又不能自我控制。例如反復思索:為什么1加1等于2,而不等于3?
3、強迫性聯想,是指患者腦子里出現一個觀念或看到一句話,便不由自主地聯想起另一個觀念或語句。如想起“和平”,立即聯想到“戰爭”。
4、強迫表象,是指在頭腦里反復出現生動的視覺體驗(表象),常具有令人厭惡的性質,無法擺脫。
5、強迫回憶,是指患者經過的事件,不由自主地在意識中反復呈現,無法擺脫,感到苦惱。
(二)強迫情緒
表現為對某些事物的擔心或厭惡,明知不必要或不合理,自己卻無法擺脫。例如,擔心自己會傷害別人,擔心自己會說錯話,擔心自己會出現不理智的行為,擔心自己受到毒物的污染或細菌的侵襲。若看到棺材、出喪、某個人,立即產生強烈的厭惡感或恐懼,明知不合理,卻無法控制,于是極力回避,稱為強迫性恐怖。
(三)強迫意向
是指患者反復體驗到,想要做某種違背自己意愿的動作或行為的強烈內心沖動。患者明知這樣做是荒謬的,不可能的,努力控制自己不去做,但卻無法擺脫這種內心沖動。例如,站在陽臺上,有往下跳的沖動;碰見刀剪,有傷害自己或家人的沖動。
二、強迫行為
是指反復出現的、刻板的儀式動作;患者明知不合理,但又不得不做。往往是作為減輕強迫觀念引起的焦慮不安而采取的順應行為,以強迫檢查和強迫清洗最常見,常繼發于強迫懷疑。
1、強迫檢查 是患者為減輕強迫性懷疑引起的焦慮,采取的措施。如反復檢查門窗是否關好,是否寫錯字等。
2、強迫清洗 患者為了消除對受到臟物、毒物或細菌污染的擔心,常反復洗手、洗澡或洗衣服。
3、強迫詢問 強迫癥患者常常不相信自己,為了消除疑惑或窮思竭慮給患者帶來的焦慮,常反復要求他人不厭其詳地給予解釋或保證。有的患者可表現為在自己頭腦里,自問自答,反復進行,以增強自信。
4、強迫性儀式動作 這是一些重復出現的動作,他人看來是不合理的或荒謬可笑的,但卻可減輕或防止強迫觀念引起的緊張不安。
5、強迫性遲緩 可因儀式動作而行動遲緩,如反復梳洗遲遲不能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