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先心病是比較嚴重的疾病,很多患兒的生命因為疾病的關系早早的就終結了。這讓很多家長都痛不欲生,隨著醫學水平的發展,很多先心病的治療得到了長足的進步,下面我們一起看看關于先心病的治療方法。
小兒先心病的專業治療導航地圖
臨床最常見的幾種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中手術療法如下:
1.室間隔缺損(VSD):
易產生肺動脈高壓、肺部感染等,特別是5mm以上的缺損,一般在6-24個月左右手術治療,曾經有肺炎心衰的,應爭取早日外科手術。
2.動脈導管未閉(PDA):
動脈導管是胎兒血液經肺動脈至主動脈的主要通道,出生呼吸后肺阻力下降、血氧增加、導管的平滑肌收縮,以致導管生理性閉合。足月兒這種閉合在生后10小時出現,48小時96%閉合。2年3個月內解剖性閉合。絕大多數在6個月內閉合。如果在1周歲時導管仍然開放,則應手術閉合。則需進行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治療,常用的手術方法是介入封堵術、動脈導管結扎術等。
3.房間隔缺損(ASD):
此類小兒先天性心臟病的小部分在1歲內可以自行閉合。如超過5mm,并有心臟擴大,肺血增加,就應通過手術進行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這時的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主要是在體外循環下行房缺修補手術。房間隔缺損可分為小、中、大型缺損。幼兒其缺損小于0.5cm者為小型,0.5~1.0cm者為中型,1.0cm以上者為大型。大型房間隔缺損癥狀極嚴重,可出現心衰、肺炎等嚴重癥狀,應嚴密關注,及早進行先天性心臟病治療。
通常認為患兒房缺“小于5mm”可以不用進行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但需要定期心臟彩超復查。而中型房間隔缺損應在2~3歲進行治療。大型房間隔缺損缺損由于癥狀重,對小兒危害很大,如果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延誤可危及生命,因此應聽取心臟醫師意見,及早進行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如出現心衰、肺炎等嚴重癥狀,可在半歲內進行手術治療。
4.法樂氏四聯癥(TOF):
包括室間隔缺損、肺動脈狹窄、右室肥厚和主動脈騎跨四種畸形。法樂氏四聯癥不手術預后很差,約50%的患兒可能在3年內死亡。患兒多在6-12月左右進行手術,如手術及時,此類小兒先天性心臟病治療效果較好。重癥者,手術時間應提前。臨床癥狀較輕者,可等到2-3歲以后施行根治術,因為這時手術成功率高、死亡率低。大部分患兒可以行根治性手術,一次矯治四個畸形。
>>>>相關閱讀:胎兒期及早預防先心病
綜上所述就是關于先心病的治療方法介紹,相信大家看完上面的文章之后,對于先心病的治療會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