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濟失調是指肌力正常的情況下運動的協調障礙。神經系統各個部位很多種病因導致會導致共濟失調,這就是共濟失調的最大危害所在。遺傳性共濟失調危害有哪些?這一直也是大家所擔心的問題,下面就請專家為大家做具體的講解。
遺傳性共濟失調是一組以慢性進行性小腦性共濟失調為特征的遺傳變性病,以世代相傳為遺傳背景。共濟失調主要以兒童或者是青春期少年發病,主要表現為走路不穩、易跌倒,動作不靈活繼而發展到雙上肢共濟失調,取物不準、意向性震顫。患者深感覺受損時,會出現構音障礙、言語含糊不清,當病情發展到病變后期,患者可出現下肢肌張力的減退和肌肉的萎縮等,通常起病15年后不能行走,多于40到50歲時死于感染和心臟病。
行走不穩,步態蹣跚,動作不靈活,行走時兩腿分得很寬;成年發病者,步行時不能直線。剪刀步伐,身體前傾或左右搖晃,易摔倒,走小路或不平坦的路時,行走不穩更明顯,更易摔倒。
隨著病情的發展,患者甚至會出現臥床不能起。如果不及時的進行醫療干預,共濟失調不僅會影響患者的生活自理和各種行為,也會給患者家人帶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經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