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腦癱是一種發生在兒童身上的多發疾病,極大的傷害了患兒的身體影響了患兒的日常生活。專家一般都會采用藥物治療的方法給患兒治療,但一定要選擇適合的藥物,從而避免造成更多的傷害。下面為大家介紹治療小兒腦癱的藥物有哪些。
治療小兒腦癱的藥物
巴氯酚
巴氯酚(lioresal ) 與抑制性神經傳遞介質γ氨基丁酸(gaba)結合,導致過度去極化。副作用包括過度鎮靜、精神錯亂、意識喪失、暈眩、肌力減弱、共濟失調和不能集中精神。
停藥可能出現反彈,肌張力升高。巴氯酚適合年齡太小、不適合其它更有效方法治療的患兒。
苯二氮啅類
苯二氮啅類(安定、氯羥安定等等)與gaba在脊髓和脊髓以上神經元處結合。副作用包括嗜睡和流口水,并且可能出現耐藥現象。手術后短期使用該類藥物有助于緩解肌肉痙攣。
曲丹林
曲丹林直接作用于骨骼肌,阻止肌漿網釋放鈣離子,進而減弱或阻止肌肉細胞對刺激信號做出反應。副作用包括肌力弱和肝臟毒性反應。
替扎尼定
替扎尼定(tizanidine, zanaflex)作用于中樞α2腎上腺素能受體(脊髓和脊髓以上)部位,阻止興奮性神經傳導介質(谷氨酰胺和天門冬氨酸)的釋放。副作用包括嗜睡、眩暈和幻覺,其它可能的反應有高血壓和肝臟毒性。盡管該藥物被證明在治療多發性硬化癥和脊髓損傷引起的痙攣方面有良好效果,文獻中有關該藥物在腦癱治療方面的應用報告并不多見。
小兒腦癱治療的其他方法
1、手術治療
當肌肉嚴重攣縮和關節畸形時,可選擇矯形手術,且應盡量在一次手術中完成所有需要矯形的部位,以便術后更好地改善功能。對于下肢肌肉廣泛痙攣且肌力基本正常的患兒,可采用選擇性脊神經后根切斷術。無論何種手術,在手術實施的前后,應有規范的康復治療方案與之相配;
2、心理治療
腦癱患兒有時伴發異常的心理行為問題,如自閉、多動、情緒不穩等癥狀。健康的家庭環境,增加與同齡兒交往,以及盡早進行心理行為干預是防治心理行為疾患的關鍵;
3、訓練治療
治療師應為患兒及其家長制定家庭訓練計劃。該計劃重點應放在提高功能和防止繼發殘損方面,但是對于特別嚴重的患兒,易化護理及減輕家庭負擔應是主要目標。通常包括:對患兒病情的了解以及日常生活的安排;功能性主動活動的強化訓練;輔助用具如矯形器、椅子、站立架及輪椅的使用等等
治療小兒腦癱的藥物有哪些?專家提醒,藥物治療雖然是小兒腦癱治療的一種方法,但一定要掌握正確的用藥方法,避免造成更多的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