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言發育遲緩在腦癱兒童中比較常見,他們開始講話遲,而且詞匯增加遲,抽象詞語不能理解,很難用完整的語句來進行語言表達。這與腦癱患兒多數處于被人們忽視的環境中生活,而且特別是腦癱兒童由于語言環境及周圍環境的限制所導致。
首先人們就發聲障礙進行一些基礎訓練, 來為后面的構音器官障礙做鋪墊。要減少發聲障礙比較核心的問題是集中訓練運動力量、范圍和運動的準確性,隨后再進行速度、重復和交替運動練習,這些運動均對產生準確的、清晰的發音是很重要的。
(一) 改善下頜及唇的控制:
下頜控制不良導致口唇難以閉合,這就是我們常常看到腦癱患兒為什么流涎的原因,口唇難以閉合就導致無法構音。
改善口唇及下頜控制的方法主要有如下幾點:
1、控制口唇閉合的康復訓練:
(1)用冰塊對口唇及舌頭進行冷刺激。
(2)用刷子快速地(5-10次/s)進行刺激,刷的部位是口唇、口周以及下頜內側。
(3)當下頜過度向下張開時,還可以用手拍打下頜中央部位及顳頜關節附近的皮膚,這樣做不僅能促進 口唇的閉合,還可以防止下頜突伸。
(4)誘發下頜反射,促進下頜上抬,口唇閉合。
(5)利用吸管,讓腦癱患者反復做回吸運動。
(6)練習利用口唇將放在小勺上的食物攝人口中,也可以起到口唇控制作用,還可以通過變換食物種類 來加強訓練難度。
(7)讓腦癱患者做吹乒乓球、吹羽毛等訓練。
2、控制下額抬高的方法:
(1)盡可能大的張開嘴巴,使下頜慢慢下降,然后再閉口。緩慢重復5-10次,休息。以后可適當加快速 度,但需要保持上下頜最大的運動范圍。
(2)下頜前伸,緩慢地由一側向另一側移動。重復5-10次,休息。
3、改善唇的控制方法:
(1)雙唇盡量向前撅起(發u音位置),然后盡量向后收攏(發i音位置)。重復5-10次,休息。逐漸提高雙 唇交替運動的速度,但要保持最大的運動范圍。
(2)一側嘴角收攏,維持該動作3-5s,然后休息。重復5-10次休息。
(3)雙唇閉緊,夾住壓舌板,增加唇閉合力量。治療師可向外拉壓舌板,患者閉唇防止壓舌板拉出。
(4)鼓腮數秒,然后突然排氣,有助于發爆破音,腦癱患者也可在鼓腮時用手指擠壓雙頰。
4、改善舌的控制方法:
舌的控制方法可以分為以下幾個階段:第一階段: 舌和下頜的協調,也就是咀嚼運動,以及舌與口唇的協調性。可以利用吸管來加以促進。
第二階段:治療師讓腦癱患者的口稍稍張開,并保持下頜在這一位置,上舌尖向前齒方向運動,當出現所希望的動作時,治療師可以逐漸減少對下頜的支持,向患者能夠自我控制方向過渡。
第三階段:將海綿、軟木塞等放人患者口中,讓其舌按前后,左右等指定方向移動,為防止吞咽,可在后面用線系上,也可以用棉簽和糖等,放在口內或口邊,用舌來舔等。
(二) 構音的康復訓練:
構音訓練是按照構音檢查的結果對患者進行正確構音的訓練。最好是利用現在所能發出的音進行。先由構音容易的音開始(雙唇音),然后向較難的音(軟腭音、齒音、舌齒音等)方向進展。治療師利用手指或壓舌板對患者的構音器官進行被動活動,對患者進行觸覺、視覺、聽覺的聯合刺激以協助其構音運動。
訓練是先由單音節一個單詞一個句子一篇短文的順序進行的,在發各種音時姿勢非常重要。
1、雙唇音([p],[b],[m],[w]):采取的姿勢是仰臥位的反射抑制姿勢,治療師用手指輕輕地閉合其口唇,鼓勵腦癱患兒模仿其發音。
2、軟腭音([k]、[g]、[h]):可以采取仰臥位,兩腿向胸部屈曲,頭向后仰的姿勢,或坐在臺子上軀干后傾,雙手放在軀干的兩側,頭向后傾的姿勢。在這種姿勢下,將手指輕輕壓迫其下頜(相當于舌根部),在手指離開的同時發聲。治療時,也發目的音讓患兒聽以增強其聽覺刺激。
3、齒音,舌齒音([t]、 [d]、[n]、 [s]、[z]):采取雙腿下垂,兩手臂支持軀干,頭向前屈的姿勢,或是在仰臥位的情況下雙腿垂下,治療師支持患者的頭向前屈的姿勢,可以在俯臥位的情況,雙肘支撐軀干,使頭向前屈或保持平直的姿勢。在保持以上姿勢的同時使頭前屈,被動地使其下頜由下向上推壓,讓患者模仿治療師發[t]、[d]的音。如果患者能夠按自己方式發目的音的話,治療師可以逐漸減少對其的輔助,促進其自我控制能力。
(三) 語言發育遲緩的康復訓練:
1、頭面部按摩:
患兒取仰臥位,治療師坐于患兒后方,雙手拇指沿橈側從印堂至神庭交替推30次;用拇指螺紋面按揉百會、風池、印堂、太陽穴各50 – 100次;用拇指橈側緣以率谷穴為中心掃散頭部兩側膽經各30-50次,每日一次,3個月為一個療程。
2、語言訓練:
根據患兒的語言發育水平、特點,選擇不同的課題,采用游戲訓練、文字訓練、手勢符號訓練、符號形式與知識內容關系訓練。應用卡片、鑲嵌板、圖片、生活用品(如鞋子、帽子、牙刷、杯子、筆、衣服、書包等)及家庭指導。每天一次,每次30分鐘,3 個月為一個療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