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兒腹瀉常常讓家長手足無措,很多家庭由于地理位置比較偏遠,就醫不變,往往會耽誤寶寶的治療。此時具備一套小兒腹瀉的應對寶典是上上之策。小兒腹瀉時,家長們應該做什么?
1、觀察大便性狀和次數
看大便是什么樣子很重要,如果是糊狀或(小孩子)大便里有不消化的奶瓣兒,量不大,不是水樣變,也不是黏液膿血便,可以暫時不用處理,觀察一下。如果是水樣變,每次量很多,或肉眼看見黏液或血絲,應立即去醫院化驗大便。
2、收集孩子大便有技巧:如果孩子剛腹瀉
判斷不了病情,孩子看上去精神很好,能吃能玩,臉色不差.可以把孩子大便收集到塑料袋里,立即送就近醫院化驗,不要超過半小時,大便里最好不要混入尿液,不要從地上或尿布上搜集大便,最好讓孩子拉在塑料袋上,取樣的大便不需要太多(因為檢驗師是通過顯微鏡觀看的,不要太多大便),最好挑看上去有黏液或血絲的地方。如第一次化驗正常,不要相信一次的化驗結果,如方便,可以再送一兩次看看。
3、觀察孩子是否有脫水現象
如孩子哭時淚少或無淚,加上尿少,說明脫水很嚴重,要立即給孩子補液。如孩子不吐,可以給孩子喂口服補液鹽(市面有售,八毛錢一袋),或臨時喂點淡糖鹽水。如嘔吐很嚴重,不能進食,需要去醫院輸液。同時注意孩子是否有發熱現象,如溫度超過38.5度以上,要適當選擇退熱藥。
4、腹瀉的時候不需要禁食
有人說孩子腹瀉時需要餓一下他,這樣腸道可以得到適當休息,這種說法不能說完全錯誤,但是小孩子不能耐受饑餓,而且可能會加重脫水。所以,腹瀉的孩子,如果是母乳喂養的孩子,繼續喂養,牛奶喂養的孩子,沖稀釋點或換成無乳糖奶粉(腹瀉奶粉)過渡一下。大點的孩子,停一下牛奶和肉蛋等,清淡為主,只吃點稀飯或面湯就可以了??偟脑瓌t,不需要饑餓療法,當然也不要過飽,不餓不要硬喂.
5、我們除了觀察大便性狀和次數以外
需要進行以下觀察,可以提供給醫生. 量孩子體溫,看身上有無皮疹或其他異常表現 看腹瀉是發燒前出現還是發燒后出現的.看孩子的精神面貌,是否有精神差,陣發性哭鬧,尿少,嘔吐等。
溫馨提示
寶典并不是萬能的。處理好以上幾個方面后,仍然要將孩子送醫診治,一面落下后遺癥給孩子造成終身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