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都了解糖尿病、高血壓是慢性病,需要長期用藥物治療,但是對于哮喘是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也需要長期用藥物抗炎解痙治療的概念,卻知之不多。在臨床上經常會碰到有些哮喘患者反復急性發(fā)作,發(fā)作時即去急診就診,用大劑量的激素和氨茶堿才能使癥狀得到控制,但當癥狀緩解后即停止治療,沒多久,他又急性發(fā)作去急診就診了……究其原因,他的哮喘控制不好是由于他治療不正確導致的。哮喘是慢性氣道炎癥性疾病,慢性炎癥持續(xù)存在于疾病的整個過程,所以,哮喘需要長期的抗炎治療,以預防哮喘的急性發(fā)作,改善患者生活質量,防止氣道結構的改變。哮喘的發(fā)病好比一座巨大的冰山,而哮喘的癥狀只是冰山露出海面的一角,治療哮喘不能僅僅針對冰山的一角,而要治療整座冰山,包括哮喘癥狀、肺功能異常、氣道慢性炎癥、氣道高反應性及氣道重塑。哮喘的治療目標是控制哮喘癥狀、改善肺功能、降低氣道高反應性、預防氣道重塑。
正因為哮喘的這種特性,2006年全球哮喘防治創(chuàng)議(GINA)提出了哮喘的治療目標是達到并維持哮喘的控制,哮喘的控制要符合以下6條指標,即(1)無(或≤2次/周)白天癥狀;(2)無日常活動(包括運動)受限;(3)無夜間癥狀或因哮喘憋醒;(4)無(或≤2次/周)需接受緩解藥物治療;(5)肺功能正常或接近正常;(6)無哮喘急性加重。哮喘的治療藥物分兩大類,一類為控制藥物,需要每日長期使用,以維持臨床控制,預防急性發(fā)作,主要有吸入糖皮質激素(ICS)、長效β2受體激動劑(LABA)、吸入ICS+LABA的聯(lián)合制劑、白三烯調節(jié)劑、緩釋茶堿等;另一類為緩解藥物,用以迅速緩解哮喘癥狀,主要有速效β2受體激動劑、全身用糖皮質激素等。哮喘的藥物治療分為5級,對于以往未正規(guī)治療,初診時癥狀較重的哮喘患者,應直接選擇第3級藥物治療,2006 GINA推薦使用ICS+LABA治療。對所有患者都應進行哮喘教育和環(huán)境控制,避免接觸變應原,均應按需使用速效β2受體激動劑以迅速緩解癥狀。全球多中心臨床試驗GOLD研究結果表明,使用ICS+LABA聯(lián)合治療,可使大約80%的哮喘患者達到指南所定義的臨床控制。
以“達到并維持哮喘臨床控制”為目標的哮喘治療是一個持續(xù)循環(huán)過程,包括評估哮喘控制水平,治療以達到哮喘控制,監(jiān)測以維持哮喘控制。如該治療級別未能達到臨床控制,則給予升級治療,當哮喘達到控制后,必須持續(xù)監(jiān)測,以維持哮喘控制,并確立治療的最低級別和最小劑量,以便最大限度降低費用,確保安全性。當用最少的控制藥物維持治療1年以上,患者仍維持哮喘控制狀態(tài)時才可考慮停藥。故哮喘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在治療過程中要用合適的控制藥物持續(xù)治療以維持哮喘控制狀態(tài),預防哮喘急性發(fā)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