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表現有眼痛,畏光,眼壓可達60mmHg以上,中到重度充血,常伴角膜水腫,虹膜新生血管,瞳孔緣色素外翻,房角內有不同程度的周邊前粘連,Shield將自虹膜新生血管形成至發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臨床病理過程分為3期,即青光眼前期,開角型青光眼期和閉角型青光眼期。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癥狀表現:
1.青光眼前期(虹膜紅變期)
最初可見細小的新生血管芽呈典型的微小毛細血管擴張,多位于瞳孔緣或虹膜角膜角,如用房角鏡檢查時稍施壓力即可使其消失,瞳孔擴大也可遮蔽瞳孔周圍的細小新生血管,因此要在擴瞳前作細致的裂隙燈檢查,隨著病程進展,新生血管可以從瞳孔周圍延伸開呈不規則蜿蜒而行,臨床上特征性地出現在虹膜的表面,呈細小彎曲不規則的紅線走向虹膜根部,新生血管延及房角時,穿過睫狀帶和鞏膜突呈樹枝狀布于小梁網上。
2.開角型青光眼期
隨著病程進展這些新生血管可以完全遮掉原來虹膜的表面結構,而呈相對光滑的外觀,由于新生血管管壁菲薄,能見到血柱,故表現為典型的虹膜紅變,顏色鮮紅,前房水常有炎性反應,虹膜角膜角仍然開放,房角新生血管伴有的纖維組織以及纖維血管膜難以在房角鏡下看見,但可阻塞小梁網引起眼壓增高,臨床表現可類似青光眼的急性發作,突然感到患眼不適,眼疼,充血,眼壓常常達40~50mmHg,角膜水腫,有時還可以發生前房積血。
3.閉角型青光眼期
最終纖維血管膜收縮,拉緊血管呈橋狀架于房角內,隨后虹膜也被扯向小梁網,形成周邊前粘連,房角粘閉,虹膜前表面的纖維血管膜收縮,將虹膜后面的色素層拉向瞳孔緣,造成瞳孔領的色素外翻,見到此征通常在同一子午線上伴有房角粘閉,瞳孔括約肌也被拉到前面來,形成瞳孔固定擴大,晚期病例的新生血管可通過粘連處長到白內障性晶狀體的表面,在囊外摘除和人工晶狀體眼可以整個累及晶狀體囊膜,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后期,完全粘閉的房角像拉鏈樣呈現非常光滑的虹膜角膜粘連線,此時新生血管數量可以減少。
溫馨提示:虹膜新生血管化的進展變化很大,可在數天內完全粘閉房角,也可數年之內保持穩定而不累及房角,這種相對靜止狀況可以突然活躍而進展,也可在任何時期完全消退,一般臨床上見到視網膜中央靜脈阻塞引起的虹膜新生血管較糖尿病的要粗大且不規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