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經性頭痛是一種病因復雜的疾病。發作時患者常常疼痛難忍,因此,了解神經性頭痛的應急治療措施,防患于未然,是很關鍵的一步。目前,患者們最為關心問題就是,治療神經性頭痛的最好方式是什么?下面小編就大家介紹一下經期神經性頭痛的治療手段。
如何治療經期神經性頭痛
1、若見經前或經期頭痛,以兩太陽穴脹痛為主,甚則巔頂掣痛,月經常先期而至,量多色鮮紅,伴有心煩易怒,脅肋脹痛,口苦咽干,面紅目赤,耳鳴失眠,小便色黃,舌紅苔黃,脈弦數等,證屬忿怒憂思,肝氣郁結,氣郁化火,經行時沖氣偏旺,肝火隨沖氣上逆,上擾清竅而引起頭痛者。可選用龍膽瀉肝丸,此藥由龍膽草、梔子、柴胡、黃芩、生地、車前子、澤瀉、木通、甘草等組成,有清肝除熱、瀉火止痛的功效。每次服6克(水蜜丸)或每次1丸(大蜜丸),每日2 次。其它功效近似的如夏枯草膏、腦立清等也可參考選用。
2、若見經前或經行頭痛,疼痛部位固定,痛如針刺,入夜更甚,伴有經行不爽,量少色紫暗,或挾瘀塊,少腹疼痛,舌紫暗或舌邊尖有瘀點,脈弦澀等,證屬情志不暢,肝失條達,氣機不宣,經行不暢,脈絡不通,瘀阻于內,氣血、清陽不能上達于頭而引起頭痛者。可選用血府逐瘀丸,此藥由淮牛膝、當歸、赤芍、生地、川芎、柴胡、桃仁、紅花、枳殼、桔梗、甘草等組成,有活血化瘀、通絡止痛的功效。每次服1丸,每日2次,用溫開水或姜湯送服。若是膠囊則每次6 粒,每日2次;若是口服液,則每次1支(10毫升),每日3次。其它功效近似的如元胡止痛片、正天丸等也可參考選用。
3、若見經期或經后頭痛綿綿,時作時止,遇勞加劇,經量少色淡,伴有氣短乏力,神疲體倦,自汗畏寒,飲食乏味,白帶量多而清稀,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無力等,證屬素體氣弱,或久病中氣耗傷,時逢經行則中氣益虛,清竅失于奉養而引起頭痛者。可選用益氣聰明丸,此藥由黨參、黃芪、甘草、蔓荊子、葛根、升麻、白芍、黃柏等組成,有補益中氣、升陽止痛的功效。每次服6克,每日3次。其它功效近似的如補中益氣丸、人參養榮丸等也可參考選用。
4、若見經期或經后頭部空痛,痛及眼眶、眉棱,經期延后,量少色淡,伴有頭暈眼花,心悸耳鳴,失眠多夢,面色無華,舌淡苔薄白,脈細弱等,證屬大病久病或失血之后,營血虧虛,每遇經行則陰血下注胞宮,腦髓失其所養而引起頭痛者。可選用當歸養血丸,此藥由當歸、熟地、白芍、阿膠、黃芪、白術、茯苓、杜仲、丹皮等組成,有補血養營、調經止痛的功效。每次服9克(水蜜丸)或每次1丸(大蜜丸),每日3次。其它功效近似的如阿膠補血膏、復方阿膠漿等也可參考選用。
5、若見經期或經后頭暈脹痛,月經先期,量少色鮮紅,伴有耳鳴眼花,心悸失眠,潮熱盜汗,口燥咽干,大便干結,小便短黃,舌紅少苔,脈細數等,證屬素體陰虛,或久患熱病耗傷陰液,每逢經行則陰液益虛,不能上奉于頭,加之陰虛生內熱,虛火上浮,擾犯清竅而引起頭痛者。可選用知柏地黃丸加減,此藥由知母、黃柏、熟地、山萸肉、茯苓、山藥、丹皮、澤瀉等組成,有滋陰養液、降火止痛的功效。每次服1丸,每日3次。其它功效近似的如左歸丸、大補陰丸等也可參考選用。
溫馨提示:把鍛煉當成生活中的一部分。開始不需要太高難度—輕松散步即可。進行室外活動但運動量不要太劇烈,可以進行戶外長距離散步,游泳,慢跑或外出旅游。 注意自己心理調整之外,還可以從環境和生理的角度來調整人體,以減輕頭痛及焦慮發作。
【參考文獻:《頭痛防治300問》《應對日常頭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