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性頭痛的治療方法:
(一)一般治療
非藥物治療,物理療法可使緊張型頭痛得到改善,可采用如下治療方案。
1、心理治療
針對不同的緊張型頭痛患者應消除應澈,解除焦慮和憂郁的情緒,告知患者疾病的功能性、可逆性,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2、糾正不良姿勢
注意預防和矯正各種不良姿勢,避免引起頭頸和肩背部肌肉的持續性收縮,如長期低頭伏案書寫、閱讀與工作、電腦操作屏幕過近等。一旦頭痛發作,可輕柔地按摩肩、頸及頭部肌肉;平臥放松數分鐘;或使用生物反饋技術來緩解頭痛。
3、要有良好的工作、閱讀環境
光線要適宜,避免照明不足、明暗不均或強光刺激。閱讀對象不易過小或游動不定。
4、注意眼睛休息
使眼肌得到調節和放松。避免用眼過度,有屈光不正的必須配鏡矯正。
5、緩解眼疲勞的滴眼液
有新樂敦眼藥水、紅潤潔、珍珠明目液等,可試用。
6、自我按摩
用雙手中指按太陽穴轉圈揉按,頭痛可以減輕。梳摩痛點:將雙手的十個指尖,放在頭部最痛的地方,像梳頭那樣進行車季度的快速梳摩,可達止痛目的。
(二)藥物治療
由于緊張型頭痛的發病機制并不清楚,所以在藥物選擇上多采用溫和的非麻醉性止痛藥.借以減輕癥狀,其中主要是非甾體類抗炎藥物(NSAID),其他藥物包括適量的肌松弛藥和輕型的鎮靜藥,抗抑郁藥也常根據病情應用,一般多以口服方式給藥,并且短期應用,以免引起藥物的毒副作用。
1、酮洛芬(酮基布洛芬)
屬NSAID類,除用于緊張型頭痛外,也適用于肌肉和關節痛,止痛屬暫時性,其作用為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提高細胞內cAMP,改善血小板功能,口服劑量為每次12.5~25 mg,毒副作用為胃部不適、惡心、腹瀉、心悸、出汗、嗜睡及皮膚瘙癢等。
2、萘普生
屬NSAID類.通過抑制地諾前列素(前列腺素)的合成而起止痛抗炎作用,口服劑量為每次100—200 mg,一般每日2~3次,毒副作用為惡心、胃部不適、疲倦、眩暈、乏力及思睡,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禁用。
3、普羅喹宗
屬NSAID類,適用于急性緊張型頭痛,其藥理作用包括抑制前列腺素系統,而地諾前列素(前列腺素)被認為是引起頭痛的生理介質,另可抑制血小板聚集,抑制5-HT釋放,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及抑制緩激肽,口服劑量為每次75-150 mg,毒副作用為惡心、嘔吐、思睡等。
此外,根據我國中醫理論進行針刺及按摩治療均有一定的療效,近年來國內相繼整理開發一些中醫藥物并已應用于臨床,其特點為根據中醫學理論對頭痛的認識,辨證用藥,標本兼顧,可防可治,且毒副作用較少,不論單獨應用中藥或與西藥聯合治療,甚至配合物理及心理治療均可獲得良好的療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