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糖尿病腎病的發病率逐年升高,臨床早期表現為尿中排出微量白蛋白,繼而出現臨床蛋白尿,嚴重者可導致腎功能衰竭。糖尿病腎病的中醫治療原則是在辨證分型治療的基礎上注意活血化淤。
陰虛燥熱型,患者往往口渴喜冷飲,易饑多食,急躁易怒,怕熱心煩,舌紅苔少。應予以玉女煎、消渴方加減滋陰清熱。
氣陰兩虛型,患者體倦乏力,少氣懶言,形體漸瘦,腰膝酸軟,小便多泡沫,舌黯淡或有淤點淤斑,可用生脈飲合六味地黃丸或大補陰丸合當歸補血湯加減益氣養陰。
陰陽兩虛型,患者怕冷,面色蒼白,耳鳴腰酸,時有潮熱盜汗,四肢涼,陽痿早泄,舌體胖,苔薄白或白膩。可用金匱腎氣丸或濟生腎氣丸合實脾飲加減調補陰陽。
糖尿病腎病的病理特點提示,病人一開始就有淤血表現,因此活血化淤要貫穿整個治療始終。病人由于體質不同,并發癥多種多樣,如水濕內停引起的水腫,根據不同證型可用五苓散、五皮飲、豬苓湯等方藥,也可以補氣活血與發汗利尿并用,除內服外還可采用中藥泡洗、中藥藥浴、中藥離子導入等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