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按中醫分型多屬“熱痹”的范疇,根據臨床癥狀特征又可分為:
(1)濕熱型
四肢關節或肌肉局部紅腫、灼熱、疼 痛等癥狀以下肢關節為主,或關節有積液,關節重著,陰雨天疼痛加重,或伴有發熱、口渴,但不欲飲,皮膚或有結節性紅斑,溲黃,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滑數。應治以清熱利濕,活血通絡。
(2)陰虛內熱型
發熱或午后潮熱,四肢關節或肌肉局部紅腫疼痛,觸之發熱,口干欲飲,夜間盜汗,手足心發熱,惡風怕涼,溲黃,便干,舌質紅,苔薄黃,脈細數。應治以養陰清熱,祛風活血通絡。
(3)寒熱錯雜型
關節紅腫熱痛,但局部畏寒,或自覺發熱觸之不熱,肢體關節屈伸不利,得溫則減,甚則僵硬強直,或伴有身熱不揚,舌紅苔白或舌淡苔黃,脈弦。應治以溫經散寒,清熱祛風除濕。
緩解期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根據其癥狀中醫分為兩型
(1)肝腎虧虛型
痹證日久不愈,骨節疼痛,筋脈拘急牽引,每因運動或天氣變化時加重,形疲無力,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無力,關節屈伸不利,甚則變形,日輕夜重,舌質紅,脈細。應治以祛風除濕,補益氣血,滋養肝腎。
(2)痰瘀痹阻型
疼痛時輕時重,關節腫大,甚至強直畸形,屈伸不利,舌質紫暗,苔白膩,脈細澀。應治以祛風通絡,化痰祛瘀,養血活血。
上述為大家介紹了類風濕性關節炎急性期中醫分型,希望能幫助到大家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