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診斷氣管炎對于患者來說是非常關鍵,若不能在有效時間內確診并采取相應措施的話,氣管炎是很難根治的。換句話來說,只有準確的診斷記過才能對患者病情的康復有所幫助。大家都要要盡早根治氣管炎,那么,下面我們就先來了解一下氣管炎的確診方式。
氣管炎的診斷,根據病程經過可分為三期,以使治療有所側重。急性發作期:指在1周內出現膿性或粘液膿性痰,痰量明顯增加,或伴有發熱等炎癥表現,或1周內“咳”、“痰”或“喘”任何一項癥狀顯著加劇,或重癥病人明顯加重者。慢性遷延期:指有不同程度的“咳”、“痰”、“喘”癥狀,遷延到1個月以上者。臨床緩解期:經治療或自然緩解,癥狀基本消失或偶有輕微咳嗽和少量痰液,保持2個月以上者。
依據咳嗽、咳痰或伴喘息,每年發病持續3個月,連續2年或以上,并能排除其他心、肺疾患(如肺結核、塵肺、哮喘、支氣管擴張、肺癌、肺膿腫、慢性鼻咽疾患、心臟病、心功能不全等)時,則可作出正確的氣管炎的診斷。如每年發病持續時間不足3個月,而有明確的客觀檢查依據(如X線、肺功能等)亦可予以診斷。除此之外,還可通過一些實驗室項目進行確診:
1、痰液檢查
涂片或培養可見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桿菌、甲型鏈球菌及奈瑟球菌等。涂片中可見大量中性粒細胞、已破壞的杯狀細胞,喘息型者常見較多的嗜酸粒細胞。這是氣管炎的檢查方法之一。
2、呼吸功能檢查
氣管炎患者早期無異常。如有小氣道阻塞時,最大呼氣流速——容積曲線在75%和50% 肺容量時,流量明顯降低,它比第1秒用力呼氣容積更為敏感;閉合容積可增加。這種氣管炎的檢查比較常見。
3、X線檢查
慢性氣管炎患者早期可無異常。病變反復發作,引起支氣管管壁增厚,細支氣管或肺泡間質炎癥細胞浸潤或纖維化,可見兩肺紋理增粗、紊亂,呈網狀或條索狀、斑點狀陰影,以下肺野較明顯。這也屬于氣管炎的檢查項目。
溫馨提示:對年老體弱無力咳痰的支氣管患者或痰量較多的患者,治療應以祛痰為主,不宜選用激烈鎮咳藥,以免抑止中樞神經加重呼吸道炎癥,招致病情惡化。協助危重病人定時變換體位,悄悄按摩病人胸背,能夠促使痰液排出。
【參考文獻:《專家診治慢性支氣管炎》《氣管炎肺炎肺結核660問》】